10、第七單元乘法:練習八第6——9題及思考題(2)
課后反思:
本課是對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的計算方法的再強調,再鞏固;是學生獨立分析數量關系,運用多種方法解題,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多角度的看待每個問題,并從中理解、領悟解決此類兩步連乘應用題的思考方向,明確解題方法的多樣性。養成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大膽闡述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從學生的練習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已能靈活掌握分析題目的方法,能運用多種方法解題。
課后反思:
今天主要復習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由于解決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具有抽象性的特點,所以部分學生還是感到有些困難的,課上讓他們先讀題,然后找出有相關聯的兩個信息,再問問這步求的是什么。教材上雖然安排了不同類型的題目,每個題目中的數量關系也各不相同,但學生只要掌握了這種分析方法,做起來就容易了。思考題也是一樣的,多數學生都是自己湊出來的,因為數也不大,讓他們講講怎么做的就說不出來了,答案是知道的,所以要教會他們方法。這節課學生通過這樣的練習,基本上都會自己試著分析,自己解決問題。
課后反思:
第6題學生一組一組地進行計算后,我們在班級重點討論:從上往下看,三道算式的變化有什么規律?積的變化呢?你能按照這樣的規律接著編出幾道算式嗎?學生一開始覺得計算這樣的題目有很大困難,但通過比較交流,學生初步掌握規律,并且對接著寫算式表現出很大的興趣。第8題:一頭牛一天吃32千克草,2頭牛4天要吃多少千克草?在學生說出兩種解決方法后,有學生說出還可以用2×4=8,我追問:那單位寫什么?這個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回答不出來,后來學生體會到這樣的算式沒有意義。思考題,學生探索出:要使積最大,那么一位數肯定是個最大的數,其他三個數字組成一個最大的三位數;要使積最小,一位數肯定要選最小的數,其他三個數字組成一個最小的三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