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單元乘法:兩步連乘的實際問題(1)
(第7課時:兩步連乘的實際問題<1>)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用連乘解決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并能用連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提高有條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感受、體驗、探索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能對獲取的信息作出正確分析,用連乘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數量關系,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有條理地分析和解決問題。
教學對策:一方面積極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維;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要注意指導學生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反思。
教學準備: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喚起舊知。
師:出示乒乓世界冠軍張怡寧的照片。
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她嗎?
(學生交流)
師:今天讓我們走進乒乓球,研究與乒乓有關的數學問題,你們愿意嗎?
課件:出示一袋乒乓球。
師:如果要你去買這些乒乓球,你首先要了解什么?
學生討論(單價、數量和總價之間的數量關系)
師:出示(每個乒乓球2元)
學生求5個乒乓球多少元。
二、層層深入、思考交流、探究新知。
課件:再出示5袋這樣的乒乓球。
問:現在根據上面的圖,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先自己思考,寫一寫,再進行交流。
1、 一共有多少個乒乓球?
2、 這些乒乓球一共多少元?
學生自主解決問題1并說說數量之間的關系。
師抓住問題2,組織學生交流:
(學生先在組內進行交流,再開展討論)
方法一:先算一袋要多少元。(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5×2=10(元)
10×6=60(元)
師:“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0”又表示什么?
學生說出算式中各個部分的意義。并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方法一的解題思路。
方法二:先算一共有多少個。(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5×6=30(個)
30×2=60(元)
師:“5”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30”又表示什么?
學生說出算式中各個部分的意義。并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方法二的解題思路。
(預計情況)
如果學生有如下的方法:
6×2=12(元)
12×5=60(元)
可以先讓學生說明理由。(顯然學生很難說出理由,而且即使說出來也很難理解。)然后可以解釋讓學生課后再研究,暫時我們可以不用這種方法。
教師小結:上面的題目中要求6袋乒乓球的總價,可以先算一袋多少錢,也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個。看來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就可以找到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嘗試應用、拓展深化、鞏固新知。
過度:我們一起解決了這個問題,張怡寧姐姐說要帶我們去她們的訓練營,去不去?姐姐說,你們有多少小朋友要去參觀?于是一個小朋友回答道:
1、出示問題一:
我們一共分成5小隊,每一小隊有4組,每組有6人。
你能幫助姐姐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先自己思考,然后交流。
師:你能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嗎?先自己試一試,有困難的可以與同桌商量一下。
學生計算并交流。
過度:我們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我們可以出發了。不一會兒,來到了訓練營。有兩個小朋友知道我們要來,他們想考考你們,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