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除法:末位有0的除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非整十的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末位有0的除法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這種筆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去進行解決,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逐步樹立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不夠商1寫0。
教學難點:商的個位上為什么寫0。
教學對策:給出具體情景,觀察畫面和實際操作相結合,聯(lián)系生活,為豎式計算的思維過程提高形象的支撐。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
1、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96 ÷8 = 84÷ 3 = 74 ÷2 = 62 ÷2 =
二 、新授。
1、教學例題。
(1) 出示例題:有62個羽毛球,平均分給3個班,每班能分到多少個?
(2) 列式計算:62 ÷3 = ( ) …… ( )
(3) 出示實物圖,討論算理。
想::6筒羽毛球每個班只能分到2筒,是20個,還剩2個,不能再分了。
(4) 用豎式計算:
2 0
3) 6 2 商的個位上為什么要寫0?
6 0 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說一說。
2?
(5) 驗算: 20 ÷3 = 60 60 + 2 = 62
(6) 小結: 個位上商不夠1,必須寫0。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
83 ÷4 = 63 ÷6 = 92 ÷3 = 61 ÷2 =
2、改錯::p 10 第3題。
3、p 10 第5題。
四、課堂作業(yè)。
p 10 第4、6題。
板書設計:
62 ÷3 = ( )…… ( )
2 0
3 )6 2
6
2
商末位有0的除法
課前思考:
本課教學商末尾有0且有余數(shù)的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學生在計算此類題目的過程中比較容易出錯,加上“除到被除數(shù)的某一位時,不夠商1要商0”也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因此教材上單獨的一道例題處理時要細膩。
在教學時,要使學生認識到:如果商的個位上不寫0,就容易使人誤解計算的結果。還要提醒學生通過驗算進一步確認上述算法。
課后反思1:
在教學新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經過嘗試,自主發(fā)現(xiàn)在列62÷3 豎式時,出現(xiàn)了與已學知識不同的疑問,于是師生共同探索,找到了末位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初步理解算理,但要加強與前兩天學習的知識的比較。在鞏固練習中按照“想想做做”題目的設計意圖,用恰當?shù)姆绞浇M織練習,并巧妙地提問、點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在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今天的知識與前兩天的知識仍有混淆之處,教師需要多引導,幫助他們理解除法中各類豎式的算理。
課后反思2:
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先出示了教材提供的情景圖,部分學生就在下面說這張圖跟上節(jié)課的那張是一樣的,過后又有學生發(fā)現(xiàn)說不一樣,借此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學生自主認識并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不同點,并根據(jù)圖闡述分配過程,再要求學生列式解答,經過巡視發(fā)現(xiàn)大多學生都能解出答案,但問到怎么想時,好多同學都沒明白算理,就此引導學生理解商末尾為什么要寫0。經過相關的練習使學生明白在什么情況下商的末尾要商0。
但這部分內容仍有學生和前兩節(jié)內容的計算有混淆,所以還需要相關練習及教師的輔導。
課后反思3:
根據(jù)分羽毛球的具體情境,讓學生交流分法,在分的過程中,就建立了與豎式的關系,并將“商1不夠,就商0”這一重點語句的引出,將它置于這一情景中,讓學生有一定的形象思維,體會到一個也沒分到,就是0個,即滲透了這一位上應該商0,并結合剛才的分法進行講解,學生很清晰,這時總結了“商1不夠,就商0”。這樣,學生在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學習新知,掌握很扎實,從改錯題中可以看出,學生能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尋找別人出錯的地方,而且思路很清晰,哪怕是幾種類型的除法放在一起,他們也能很快地辨別。但是在練習中出現(xiàn)了幾種題型,有混淆,經輔導后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