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多少錢
(1)15、30、45、60、75……
(2)10、20、30、40、50……
(3)25、50、75、100、125……
我們能記住一些特殊數,對解決數學是有很大的幫助。下面我們做個意思的題目,雖然不是很特殊的數,如果你能很快填上,你會感覺今天的學習很成功!很快樂!
×2345612 13 14 15
(此題讓學生自己在書上完成,集體訂正。并引導學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三、課外練習
1、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練習題10個
2、小明和小玲來到照相館買膠卷,這有兩種價格不同的膠卷:一種是每卷18元,可以照36張,一種是每卷13元,可以照24張。經過考慮,小明決定買2卷18元的,小玲決定買3卷13元的膠卷。你能算出誰買的膠卷合算嗎?
教學反思
在有趣的情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思維被激活,計算方法靈活多樣,有的是我課前都沒有想到的,比如:口算12×3,竟然有“12=4×3,可以先把3×3=9,再把4×9=36”這樣精彩的算法,真是太棒了!
數學源于生活,計算更是生活中數學最廣泛的運用,創設學生喜歡的愉快的情境,讓計算問題成為學生樂于積極參與的學習資源,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交流中思維火花的閃光與碰撞、老師與同學由衷的贊嘆,更加激活了學生智力的源泉和探索的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誰說計算學習的課堂是乏味的?
學習計算的最終目的是應用,這也是本套教材的編排的特點,在本課時教學中也特別注重了這一目標的落實,在生活問題情境中學習計算,既突出了計算方法的探索和運用,也發展了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的學生正經歷抽象思維的初步形成時期,但形象思維仍占著主導地位,因此在教學中還是應該注重情境的創設,相比第一次的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在這方面我有了正確的認識,因此而帶來的課堂教學效率也是完全不同的,學生無論是知識技能的掌握還是情感態度的體驗,還是數學思維的發展,我認為在這次的學習中必然收獲更多。
生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