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每人大約運40箱。 剩下的4箱中每人還可運1箱,每人大約運41箱。
引導學生對以上兩種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比較:
①兩種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都是正確的。
②兩種結果雖然有微小的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可以說,這樣的差異在本題的解決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3)讓學生獨立估算223÷4≈。
學生估算的過程和方法與124÷3≈的估算過程方法會基本相同。有以下幾種思路:
生1:223≈200 生2:223=200+23 生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時 平均每小時 平均每小時
約行50千米。 約行55千米。 約行60千米。
以上3種結果都對,說明汽車的速度每小時在50~60之間,當然以55最佳,因為它更接近準確值。
(4)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通過以上兩例、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2.面對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1)再現問題:
①每聽飲料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②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2)組織討論: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a.在解決問題①中,能將100估成120嗎?為什么?b.在解決問題②中,將182估成160合適還是估成200合適?
(3)交流看法:
請學生針對上述兩個問題在班上進行思想的碰撞。通過研討,讓大多數人明白:在問題①中,只有100元錢,所以估算時不能將100估大,只能估小;在問題②中,已知災民182人,在考慮所需帳篷數時,應將182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帳篷讓災民渡過困難期。
(4)估算解答
請學生獨立完成100÷3≈、182÷4≈的估算。學生作業后,點名說一說估算的過程和結果。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16頁做一做第1、2題。面對第1題的具體情況,讓學生思考:把260看成240或280都可以嗎?為什么?
2.完成練習三第3、4題。面對脫離了具體背景的除法估算,請學生根據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正確求出估算結果。完成后,可請學生簡單說一說是將被除數看成多少來計算的。
3.補充練習:160人去春游,每輛車坐28人,6輛車夠嗎?你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嗎?
請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將乘、除法估算技能用于解答同一個問題之中,培養學生靈活解題能力。
解法一:28≈30 解法二:160≈180
30×6=180 180÷6=30
160<180 180>160
6輛車夠。 6輛車夠。
四、課外作業
寫一篇數學日記。日記的內容是:
(1)舉出2個生活中應用估算的例子。
(2)除法估算一般的方法是什么?舉2個例子說明。
兩個內容中任選一個。
第三課時 口算練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17頁練習四
教學目標:
1、經過多練多想,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熟練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練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學會運用。
教學重難點:注意發現學生錯多,難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題給學生講解。
教學過程:
一、聽算
6÷2 60÷2 600÷2 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