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精選13篇)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發布時間:2022-12-24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精選13篇)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篇1

  三年級下冊《除法的驗算》是在學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經歷除法驗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而且通過情景的創設及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驗算的方法和意義,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驗算意識和習慣。

  在下校聽課中,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的驗算意識和習慣的培養,采用的是“要求”或“命令”式的被動方式,學生產生不了驗算的心理需要,體驗不到驗算所帶來的意義,為了驗算而驗算。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讓學生體驗驗算的意義和功能,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會驗算,體會驗算的實際意義,真正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驗算,讓驗算內化為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成為每一位執教老師需要認真研究的一個話題。

  一位教師在例4的教學中,創設了讓同學幫老師購買小的筆記本的情境,引導學生列出100÷5=20(本),他算得對嗎?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說明他的計算是正確的?接著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概括出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的方法。教到有余數的除法,100元可以買幾本大的筆記本?100÷7=?,讓學生列出除法豎式,算出結果100÷7=14……2,提問:像這樣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驗算呢?給足學生探索思考的時間,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然后讓學生通過探索、交流、匯報、質疑,明白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由于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出現了多種驗算有余除法的方法,如:147+2=100; 100—2=147; 100—2=98,147=98……教師請學生說出驗算式子的含義,引導比較哪種方法簡單,算理清晰?學生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過程中明確了有余數的除法驗算方法:商乘除數加上余數才能等于被除數。這一結論的得出是學生自主探究的結果。

  這位教師能夠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設計教學環節,通過多樣化的解決問題方法,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培養,教師提供的充足思考空間較好地展示了學生的個性,學生處于自主地學習過程中。知識目標的教學有效地達成了,但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的培養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學生知道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創設情境,導入問題

  1.出示書例4的情境圖。

  他們算得對嗎?你能幫他們算算付的錢對嗎?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的?

  二、探究新知,生成問題

  1.讓學生匯報

  師:通過同學們剛才做出來的多種方法,我們發現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結果等于被除數。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除法的驗算。(板書課題)

  2.練習驗證

  出示54÷8

  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3.小結: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把商寫在上面,除數寫在下面,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25頁做一做剩余兩題

  學生單獨練習,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加以糾正。

  2.課本26頁練習六第1題

  根據學生的實際錯誤進行講解

  3.小結

  除法驗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補償性練習:

  1.346÷6商的最高位是。

 、侔傥虎谑虎鄣诙

  2.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

 、賰晌粩耽谌粩耽劭赡苁侨粩狄部赡苁莾晌粩

  3.被除數中間有0,商的中間

 、僖欢ㄓ0②沒有0③無法確定

  4.小明媽媽說如果他期末考試語數英三科平均分考上95分就帶他到北京旅游。小明的語文考了96分,數學考了92分,他的英語至少要考多少分才能達到媽媽的要求?

  教學反思

  1、把除法驗算的教學建立在學生己有經驗的基礎上,不但有利于他們體會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理解乘法可以驗算除法,而且有利于學生感受驗算的含義,養成驗算的習慣。

  2、教材沒有概括出“商除數=被除數”“商除數+余數=被除數”這兩個數量關系式,更不要求學生機械記憶,怎樣通過實例讓學生體會到這兩個關系的存在,是教師需要反思的。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例4

  教學目標:

  1.經歷驗算除法的計算過程,感受除法驗算的必要性,學會利用乘除法的關系進行除法驗算的方法。

  2.逐步養成驗算的良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乘、除法(特別是有余數除法)各部分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寓言故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情境圖及單價。

  師:如果你有100元錢買同樣的書,你準備買什么,最多可以買什么本?

  請同學們列豎式計算一下,100元最多可以買什么本《寓言故事》、

  和《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學生試做。

  我們怎樣來檢驗大家計算的對不對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除法的驗算。

 。ò鍟n題)

  二、出示預習提綱,學生自主學習

  1.怎樣驗算100÷5=20 100÷7=14……2的結果是不是正確的?

  2.說說有余數的除法中,被除數、除數、商、余數之間的關系。

  3.嘗試完成25頁做一做

  三、共同探究,展示交流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匯報交流。

  1.出示教材25頁例4的情境圖。匯報你從圖中得到

  了哪些信息?

  2.王叔叔用100元買了20本藍筆記本,售貨員沒有給他找錢。張叔叔用

  100元買了14本紅筆記本,售貨員只給他找了兩元錢。你能幫

  他們算算付的錢對嗎?

  (1)藍筆記本每本5元,王叔叔有100元,可以買多少本?

  A.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再計算。

  B.標出算式中各部分名稱

  C.小組討論:如果把商20與除數5乘起來,比較一下除法和乘法算式,

  你發現了什么?(商×除數=被除數)。

  D.小組討論驗算的方法。

  (2)紅筆記本每本7元,張叔叔用100元,可以買多少本?還剩多少元?

  A.獨立列出算式并用豎式計算

  100÷7=14(本)……2(元)

  B.小組討論

  (1)100、7、14、2各表示什么?

 。2)用14和7相乘表示什么?

  C.根據這種方法你可以給這題驗算嗎?

  試試看。

  誰來說一說有余數的除法驗算方法?

  3.我們來看看小猴是怎樣驗算的(出示課件)

  4.師:通過同學們剛才做出來的多種方法,我們發現商和除數相乘,

  再加上余數,結果等于被除數。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

  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

  5.練習驗證---課件出示

  現在請同學們驗算下面的除法計算的是否正確。

  213÷3=71 431÷7=63

  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教師用課件展示計算的結果。

  小結:除法驗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 × 除數 + 余數 = 被除數

 。ò焉虒懺谏厦妫龜祵懺谙旅,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

  四、鞏固練習 ,反饋測評 (課件出示)

  1.根據第一個式子,直接寫出第二個式子的得數

  375÷5=75 75×5=( )

  156÷8=19……4 19×8+4=( )

  2.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54÷8= 209÷3= 856÷7=

  3.有5張標有數字的卡片,小明、小紅2人分別取了其中的兩張用

  上面的數做除法。432、7、189、6、301 ,小明商是72,小紅商是43,

  他們各拿了哪兩張?剩下的是哪一張?

  4.算算商是幾?

  445÷5= 882÷2= 522÷9= 490÷5= 822÷6=

  五、全課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在進行除法驗算時應注意什么?

  除法的驗算

  100÷7=14(本)……2(元)

  100÷5=20(本)

  驗算沒有余數的除法:商×除數=被除數

  驗算有余數的除法 :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板書設計:

  除法的驗算:100除以5=20

  驗算20x5=100

  驗算沒有余數的除法:商×除數=被除數

  驗算有余數的除法 :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教學反思:

  學生除法驗算方法掌握較好,但計算能力較差,應應多聯系。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篇4

  課題

  除法的驗算

  課時

  1課時

  班級

  三4

  編寫者

  林晶

  一、教材內容分析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下數學p25頁,例4及“做一做”,練習六。

  例4以計算100元錢可以購買多少本練習本為背靜教學除法的驗算,使學生體會驗算的作用。使學生利用乘除法關系,教學用乘除法驗算除法,并且學會驗算有余數的除法。明確在有余數的除法中被除數、除數、商、余數之間的關系。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養成檢驗的習慣;(2)使學生進一步利用除法解決問題,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實際生活中經常要對一些計算進行驗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品質和認真仔細學習習慣。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是在掌握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以及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了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感受驗算的作用,特出示情景圖,結合實際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礎商自主探究,允許得出不同的方法。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教法:引導法與啟發法相結合

  學法:探究法與發現法相結合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學掛件、口算卡片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活動激趣。

  1、課件出示例4情境圖。

  師:文具店里有什么呢?各多少錢一本呢?

  師:如果你現在有100元,能夠買幾本紅筆記本呢?又能夠買幾本藍筆記本呢?

  2、揭示課題。

  師:剛才大家的購物活動開展得不錯。我們通過購物活動,進一步熟悉了除法的計算方法。但在購物活動中,會不會出現一些錯誤呢?那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師:同學們說的方法真多。這說明,我們在計算時為了提高正確率,要注意驗算,千萬不能出現錯誤。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除法的驗算。

 。ò鍟n題:除法的驗算)

  生可能回答:文具店里有紅筆記本和藍筆記本,紅筆記本每本7元,藍筆記本每本5元。

  生個別匯報。

  從學生的生活情景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新知

  1、課件出示小明和小華購物情況。

  師:小明和小華都拿著100元錢分別去買紅筆記本和藍筆記本,小明買了14本紅筆記本,售貨員找回他2元錢,而小華剛好買了20本藍筆記本。

  師:根據上面的購物情景,你能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嗎?

  師:他們算得對嗎?我們要如何判斷對錯呢?這時候,除法的驗算就派上了用場。和你的同桌說說看,你想怎么樣驗算,然后動手試試看,你的方法管用嗎?

  師:剛才的幾位同學說得真精彩,你們知道他們是用什么方法驗算的嗎?

  生在練習本上書寫,個別匯報。生可能回答:

  100÷7=14……2

  100÷5=20

  生討論、試一試,個別學生匯報:

 、僦匦略偎阋槐

 、谟贸朔ㄓ嬎悖

  147+2會不會等于100,會的話就是正確,不會就是錯誤的。第二個也是一樣。

  生可能回答:乘法。

  設計此環節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獨立思考與合作的學習空間、培養質疑問難的學習態度。

  師:誰能到黑板上來驗算給大家看一下。

  師:為什么第一個驗算還要加2,而第二個的驗算不要加上任何數呢?

  3、總結。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覺得在要驗算一個除法算式是不是確的,應該要用什么方法呢?

  師:在驗算過程中,應該要注意些什么?

 。ò鍟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師:在以后的計算過程中,大家就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提高自己的計算正確率了。

  個別學生匯報。

  生可能回答:因為第一個算式有余數2,所以要加上2。而第二算式沒有余數,所以不要加上任何數。

  生可能回答:乘法。

  生可能回答:如果除法的結果有余數,驗算時先用商和除法相乘,再加上余數。

  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得出用乘法驗算除法(含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這一理念。

  三、鞏固練習。

  1、完成例4后面的做一做。

  2、練習六第3題。

  師:同桌兩個人合作,利用除法,分別找出被2除,被3除,被5除余數為0的數。

  師:你們還能想到更簡單的方法嗎?

  3、練習六第4題。

  師:租9輛車夠嗎?你們想用什么方法解決呢?

  4、練習六第7*題

  師:因為成人人數是兒童的2倍,也就是說每2個成人帶1個兒童,每三個人中有1個是兒童,那么456人中有幾個3人呢?

  生獨立計算,并且驗算。個別學生在黑板上板演,集體訂正。

  同桌互相幫助,個別同學匯報。

  生可能回答:

  ①389÷9<45

 、459>389

  生可能回答:

  456÷3=152(個)

  練習題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知識的飛躍,開拓了學生的思維。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們學會了什么呢?

  生自由匯報。

  通過小結,回顧本節課的學習重難點,加深學生學生的記憶。

  板書設計:

  除法的驗算

  100÷7=14……2                    100÷5=20

  205=100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七、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教學時,我積極創設生活中購買圖書這一情境,讓學生口算、筆算用100元錢最多可以買多少本《寓言故事》(5元/本)或《科普知識》(7元/本),然后在學生交流匯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反思性學習——怎樣檢驗計算的正誤?從而激發學生探索驗算的方法,領悟驗算的作用。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篇5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25頁例4.

  教材分析

  例4教學除法的驗算,使學生體會驗算的作用。關于除法的驗算,教材中安排了兩個例題,一個是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一個是有余數的除法驗算。課標教材簡化了教學的步驟,給學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間。教材為了讓學生在現實中感受驗算的作用,創設了買紅、藍筆記本的活動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在實際生活中經常要對一些計算進行驗算。還可以將題中數據100元換成120元或150元,讓學生根據自選數據進行計算和驗算。

  教學目標

  1、利用乘、除法的關系,使學生掌握除法及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及計算能力。

  2、會用乘法驗算除法,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用乘法驗算有余數的除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得出驗算方法。

  教學關鍵:

  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明白“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教學方法

  除法驗算的基礎是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因此在課始可以出示類似的題組,讓學生觀察每組上下兩題有什么關系?然后得出“商除數=被除數”。在這之后出示例4,讓學生通過畫面收集信息,小組討論他們算得對嗎?你用什么方法驗證的?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反饋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應把重點放在有余數除法的驗算上,對有余數除法學生驗算時可能出現兩種情況,即147=98、147+2=100,此時我們應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兩種方法,哪一種正確。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明白被除數、除數、商、余數之間的關系。搞清“用100元人民幣買7元一本的筆記本,可以買14本,還多2元,應找回2元”如何用算式表述,有余數算式的每個部分被除數、除數、商、余數都能與具體情境的實際意義對應,這樣驗算時,學生才能真正明白714的積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再加上2應該等于100,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方法。

  設計思路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要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并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與成果。為此,教學是我注意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關注學生個性差異,加強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既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又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努力做到: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不做;學生自己能說的,教師不說;學生自己能探索出的結論,教師不教。設計本節課時,我主要考慮到以下三點:

  1、創設情境,感受驗算的作用。

  2、提供足夠的探究空間。

  3、利用情境充分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在教學新課以后還應引導學生對有余數除法的驗算加以概括,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

  教師指出:今后做除法題時,凡是題目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養成驗算的好習慣。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篇6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20題(略)。

  2、  18÷6=            27÷9=            88=               56÷8=

  6=18        9=27       ÷8=8            8=56

  3、比較第2題,上下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聯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根據學生得結論教師板書:商除數=被除數

  4、師:開學了,明明帶著他的壓歲錢到文具店選購文具。(出示例題中的情境圖)你們能幫助他解決一些在買文具過程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嗎?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沒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

  明明說:“我有100元錢,可以買多少本藍筆記本?”

  指名列式計算(板書):100÷5 =20(本)

  師:他算得對嗎?你能幫他驗算嗎?先獨立思考,想好后與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辦法。

  指名回答。學生驗算的方法可能會用乘法驗算,也可能用除法再算一遍。

  把用乘法驗算的方法板演在黑板上。

  2  0

      5

  1  0  0

  提出下面兩個問題在班內交流。

 。1)205=100表示什么意思?這說明明明的計算怎么樣?

 。2)20、5、100在除法算式中分別是什么數?我們可以怎樣來驗算這樣的除法?

  得出結論:我們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2.探究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

  明明說:“我想買紅色筆記本,可以買多少本,還剩多少元?”

  學生列式:100÷7=14(本)……2(元),100元可以買14本,還剩2元。

  板書:100÷7=14(本)……2(元)]

  師:這位同學算得對不對呢?同學們,你能根據已有的經驗幫她驗算嗎?

  先獨立思考,想好后與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辦法。

  指名回答。學生的驗算方法可能會有以下兩種:

  第1種:每本7元,14本是98元,再加上剩下的2元,正好是100元。

  用豎式驗算:

  1 4

   7 

  9 8

  +   2 

  1  0 0

  讓用這種方法驗算的學生板演。

  第2種:      1 4

    7 

  9  8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篇7

  本節課學習的是除法的驗算,除法的驗算是在學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不僅要讓學生經歷除法驗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而且通過情景的創設及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驗算的方法和意義,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驗算意識和習慣。

  對于學生的驗算意識和習慣的培養,以往的教學中一般采用的是“要求”或“命令”式的被動方式,學生往往產生不了驗算的心理需要,體驗不到驗算所帶來的意義,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進一步讓學生體驗驗算的意義和功能,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學會驗算,體會驗算的實際意義,真正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驗算。

  除法的驗算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點上展開教學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將舊知與難點巧妙的結合,又成了我這節課要思考的一個問題。由于除法計算的結果可能有余數,也可能沒有余數,所以除法的驗算相應地也有兩種情況。本課教材分兩段:第一段教學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第二段教學有余數除法的驗算。而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是教學的難點。  

  在教學除法驗算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看情境圖,引導學生根據情境圖提出“用100元買5元的筆記本可以買多少本?買7元的筆記本可以買多少本?”的問題,然后讓學生自己列算式解決。學生算出得數后,我接著以“你怎樣才能知道你算的結果對不對呢?有什么辦法驗證?”的話題引起學生探究驗算方法的欲望。驗算的方法,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但學生都能很快地想到用商乘除數這一方法進行驗算,因為學生對乘除法的關系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具備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能將新舊知識相聯系。但是對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驗算呢?對學生來說有點困難,我給了學生充分的探索思考的時間,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然后讓學生通過探索、交流、匯報、質疑,明白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在解決了第一個難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有余數除法的驗算,在小組交流、討論中,學生們紛紛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學生的聲浪將我推向了又一個興奮點。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出現了多種驗算有余數除法的方法,個別學生能進行口頭檢驗,但用豎式進行驗算很不夠理解,對驗算的意義和方法還不明確,總忘了加上余數,雖然商乘除數的結果非常明顯與被除數不一致,但他們也認為自己進行了驗算,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任務的進行除法的驗算。我讓學生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過程中明確:驗算沒有余數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數相乘還要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這一結論的得出是學生自主探究的結果。最后,我加以規范即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課上到這,我抵制不住心中的那份激動,互動時的那份碰撞讓我和孩子的心貼得更近了!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等因素之間的不同的影響關系,可使課堂處于不同的運行狀態,學生不再是"工具"和"容器"而成了學習的真正的主人,并得到其他要素的支持和支援。 

  整節課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以下特點: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思維為主線的思想;充分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練習體現了層次性,知識技能得以落實與發展。在整個課堂預設時,想的比較完美,事實上在真正上這堂課的時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學環節還有待完善。本節課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學習的怎樣直接體現教師教的如何,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的怎樣,能力得到了怎樣的鍛煉,思想方法是否有所提升。這節課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很多,但關注學習結果卻很少,學生對知識從感性理解到理性掌握,再到抽象的數學思維的培養還不夠。學生在做練習時出現了書寫不規范,格式不正確的現象,如果練習中加入一些判斷題型,就會引起學生注意,避免出現這種問題。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增加評價意識,尤其是學生之間的評價。沒有評價就沒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注意這些問題。我想只有一次次積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實而有效的數學課。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篇8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并說說你的發現。

  (   )÷2 = 5      15 ÷(   )= 3   (  )÷4 = 9   

  28 ÷(   )= 4

  在沒有余數的除法中,被除數=商除數除數=被除數÷商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并說說你的發現。

 。   )÷2 = 5……1 (  )÷4 = 9……2    16 ÷(    )=3…… 1     30÷(     )=4 ……2

  在有余數的除法中,被除數=商除數+余數除數=(被除數-余數) ÷商

  剛才,我們在驗算加減法的時候都有不同驗算的方法,那除法的驗算有幾種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利用剛才我們發現的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式來研究除法的驗算。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25頁例4的情境圖。同學們,看看大屏幕,說說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王叔叔用100元買了20本藍筆記本,售貨員沒有給他找錢。張叔叔用100元買了14本紅筆記本,售貨員只給他找了兩元錢。他們想請同學們幫他們算算付的錢對嗎?

  (1)藍筆記本每本5元,王叔叔有100元,可以買多少本?

  a、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口算出結果。出示:100÷5=20(本)

  你是怎樣想的呢?出示:想:10個十除以5等于2個十,就是20。

  怎樣驗算我們口算得對不對?同桌討論。用205=100來驗算,也就是商除數=被除數來驗算。

  還有別的驗算方法嗎?可不可以用被除數÷商=除數來驗算呢?(也可以,但是,我們沒有學過除數是2位數的除法,等我們上4年級學了除數是2位數的除法之后,這種驗算方法就可以用了,現在我們只用商除數=被除數這種方法來驗算沒有余數的除法。

 。2)跟蹤練習:計算并驗算下面各題231 ÷7=         184÷4=

  (3)紅筆記本每本7元,張叔叔用100元,可以買多少本?

  a.獨立列出算式并用豎式計算: 100÷7=14(本)……2(元)

  b、他算的對嗎?你會驗算有余數的除法嗎?指名板演后,大屏幕在出示驗算方法。

  有余數的除法,還有別的驗算方法嗎?能否用(被除數-余數)÷商來驗算呢?也可以,但我們還沒有用學過除數是2位數的除法,現在只用商除數+余數=被除數的方法來驗算。

  (5)跟蹤練習:計算并演算下面各題。134÷4=        172÷3=

  3、小結:驗算沒有余數的除法,用商乘除數,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驗算有余數的除法,用商乘除數再加余數,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4、比較分析:什么情況下加余數?什么情況下不加余數?

  四、練習

  1、不計算,根據第一個算式填寫第二個算式

  375÷5=75  (   )5=(   )  156÷8=19······4 

  19(  )+(  )=(   )

  2、填空:

  (1)驗算沒有余數的除法,用(  )乘(    ),看結果是否等于(      )。

  (2)驗算有余數的除法,用(   )乘(    )再加(    ),看結果是否等于(      )。

 。3)要驗算154÷9=17······1是否正確,可以用(    )(    )+(    )=(      )的方法來驗算。

  (4)除數是5,商是8,余數是1,被除數是(   )。

  3、判斷:

 。1)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

 。2)驗算有余數的除法時,用商乘除數,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

 。3)驗算沒有余數的除法時,用商乘除數,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

  4、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p25 做一做)

  五、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堂清作業:2月29日  周二  p26第1題

  七、板書設計:                        除法的驗算

  100÷7=14……2                         100÷5=20

  1 4                 1 4             205=100

  7 1 0 0                 7          商除數=被除數

  7      驗算:       9 8

  3 0               +  2         

  2 8               1 0 0

  2

  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25頁例4。

  教學目標:

  1、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驗算方法。

  2、體會驗算的作用,培養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教學難點: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篇9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談話:開學了老師請小明和小東去文具店購買文具。(出示例題中的情境圖)你們能幫助他倆解決在買文具過程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嗎?

  二、探究新知,生成問題

  1.探究沒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

  (出示對話的情景)

  明明:老師給我100元錢,可以買多少本藍筆記本?”

  指名列式計算(板書):100÷5 =20(本)

  談話:他算得對嗎?(對)20 5=100

  師:20、5、100各表示什么?

  生:20本5元本的藍色筆記本剛好100元。所以他算對了。

  師:說明 20 5=100是除法算式100÷5 =20的驗算。

  師:20、5、100在除法算式中分別是什么數,怎樣驗算除法算式中的商是否正確?小組討論。

  學生驗算的方法可能會用乘法驗算,也可能用除法再算一遍。

  把用乘法驗算的方法板演在黑板上。

  得出結論:我們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2.探究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

  (繼續出示小朋友對話的情景)

  小東:老師給我100元“我想買紅色筆記本,可以買多少本,還剩多少元?”

  學生列式:100÷7=14(本)……2(元),100元可以買14本,還剩2元。,,l板書:100÷7=14(本)……2(元)]

  談話:這位同學算得對不對呢?請你根據已有的經驗幫她驗算他算得是否正確?先獨立思考,想好后與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辦法。

  指名回答。學生的驗算方法可能會有以下兩種:

  一種是:每本7元,14本是98元,再加上剩下的2元,正好是100元。

  用豎式驗算:

  1 4

    7   

  9 8

  +   2   

  1 0 0

  讓用這種方法驗算的學生板演。

  第2種:      1 4

    7   

  9 8

  第3種:100-2=147

  在小組里說一說:147十2=100(元)表示什么意思?計算結果是100元這說明了什么?

  14、7、2、100在除法算式中分別是什么數?

  問:觀察、比較兩種驗算方法,哪一種正確?

 。4)問:第二種驗算方法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不等于被除數?結果不等于被除數,能說明計算正確嗎?要想使結果等于被除數,應該怎樣辦?(小組討論)

 。5)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小組討論)

  明確:因為100里面不是正好有14個7,而是比14個7多2,所以14個7多2就是147+2,結果就是100,等于被除數。

  提問:我們可以怎樣來驗算有余數的除法呢?

  得出:商和除數相乘的積加上余數,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篇10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加、減法的驗算,大家回憶一下驗算加減法的計算結果一般有幾種方法,都是什么?

  加法驗算的方法:

 、俳粨Q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結果是否相同。

  ②用和減去一個加數,看得數是否等于另一個加數。

  減法的驗算方法:

 、儆盟玫牟罴由蠝p數,看結果是否等于被減數。

 、谟帽粶p數減去差,看得數是否等于減數。

  小結:加法和減法是一對好朋友,它們之間存在互逆的關系,加法可以驗算減法,減法也可以驗算加法。

  那么乘法和除法之間是否也存在這種關系?今天這節課我們大家共同來探索。 (板書課題:除法的驗算)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三月,陽光明媚,三月,春風送暖,三月,又是全國“學習雷鋒活動月”,我們三、五中隊準備對一些表現優異的隊員給予獎勵,就派聰聰和明明去買筆記本。

 、僬n件出示25頁的主題圖。

  提問:通過看圖你們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小組討論后匯報。

  聰聰和明明每人都拿100元到商店買筆記本。聰聰買的是紅筆記本,每本7元,共買了14本,阿姨找了他2元。明明買的是藍筆記本,每本5元,共買了20本。

 、诎褜W生發現的數學信息用算式表示出來,該怎么列式呢?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100÷5=20     100÷7=14……2

 、鬯麄兯愕脤幔靠梢杂檬裁捶椒▉頇z驗。

  你們能幫聰聰和明明解決這個問題嗎?

  2、探索方法: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有什么好辦法,然后自己試著做一做。

  (1)學生試做過程中,教師巡視,并找幾個同學到黑板上演示驗算的方法。

 。2)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可能得出以下幾種不同的驗算方法:

  100÷5=20     驗算:①205=100            ②520=100

  引導學生說出驗算方法:商乘除數等于被除數。

  因為藍筆記本每本5元,買這樣20本,共花100元。用205=100或510=100。

  100÷7=14……2

  方法一:商乘除數再加上余數等于被除數。

  紅筆記本每本7本,買14本共花14乘7等于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一共100元。方法二:被除數減去余數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數。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100減2等于98元。藍色筆記本每本7元,共花了98除以7等于14本。

  方法三:被除數減去余數的差等于商乘除數的積。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98元;藍色筆記本每本7元,14本一共花98元。

  3、歸納出除法的驗算方法。

  一起總結一下除法驗算的方法,師板書:

  沒有余數除法驗算方法:商乘除數是不是等于被除數。

  有余數除法驗算方法:商乘除數再加上余數是不是等于被除數。

  最后老師告訴學生說:我們為了計算地正確,不僅要掌握正確驗算的方法,還要自覺地在計算中運用這些方法。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件出示教材第25頁“做一做”。

  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54÷8                 209÷3                856÷7

  訂正時強調驗算的方法。

  2.教材第26頁第2題。連續兩問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獨立解答,并進行驗算。

  3、布置作業:教材第26頁第1題。

  4、能力拓展:參觀科技館的成人人數是兒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參觀,兒童有多少人?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教學內容:教材第25例4,練習六第1~5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經歷探索驗算方法的過程,體會驗算的作用。

  2.使學生掌握乘法驗算除法(含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逐步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

  3.通過除法驗算,溝通乘、除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檢驗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除法(含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的驗算方法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篇11

  一、 用教材而不死守教材

  除法的驗算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點上展開教學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將舊知與難點巧妙的結合,又成了我這節課要思考的一個問題。設計時,我從簡單的口算入手,讓學生自己來尋找規律,很快,孩子們就發現“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因為是學生自己找出來的,所以興致特別高。接下來,就是如何解答的問題,這時的我已經十分興奮。接下來,同桌兩人一人計算,一人驗算,所以學生做起事來也十分流暢,看來,我的預期目標即將實現,看得出,學生的數感還是很強的,抓住了要點,列堅式計算得心應手。

  二、 發揮集體優勢,適時突破難點

  在解決了第一個難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有余數除法的驗算,在小組交流、討論中,出現了兩種驗算的方法。當我把兩種結果放在展臺上以后,一切就象燒開的水已經把壺蓋頂開了似的,學生們紛紛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學生的聲浪將我推向了又一個興奮點。最后,我加以規范即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

  上到這,我抵制不住心中的那份激動,互動時的那份碰撞讓我和孩子的心貼得更近了!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等因素之間的不同的影響關系,可使課堂處于不同的運行狀態,學生不再是"工具"和"容器"而成了學習的真正的主人,并得到其他要素的支持和支援。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篇12

  除法的驗算

  教學內容:25頁例4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比較、溝通等活動中理解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確運用乘法對整除與帶余數的除法進行驗算。

  3.培養良好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觀察、填寫、思考等學生活動,感知乘、除法的關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來驗算除法。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1、口算20題(略)。

  2.18÷6=            27÷9=            8×8=            56÷8=   

  (   )×6=18    (   )×9=27       (   )÷8=8     (    )×8=56

  3.比較一下,上下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聯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根據學生得結論教師板書:商×除數=被乘數       

  二、新授 

  1、教師談話引入。

  2. 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是怎樣的? 

  3、出示例4。抽學生分析題意。然后自己列式。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再問:你們怎樣驗證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學生說,教師板書。

  5. 驗證帶余數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樣驗算的?還有不同的方法嗎?(教師要鼓勵學生創新,除數商的一種還可以:100-2=98      98÷7=14

  3. 小結。通過上面題目的聯系,請同學們說說除法驗算的方法和驗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三、練習

  1.課本第25頁做一做。你們驗算了嗎?我們要養成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2.課本第26頁第3題。

  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題目要求的這兩類?

  一般學生:算出結果再分類。

  好學生:看末尾。如果是0或5能被5整除,沒有余數,反之帶余數。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學生知道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爭當小老師。

  1、出示書25頁例4的情境圖。

  他們算得對嗎?你能幫他們算算付的錢對嗎?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的?

  學生匯報

  通過同學們剛才做出來的多種方法,我們發現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結果等于被除數。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除法的驗算。(板書課題)

  2、練習驗證

  出示54÷8

  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3、小結: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把商寫在上面,除數寫在下面,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

  二、練習

  1、書25頁做一做剩余兩題

  學生單獨練習

  2、反饋:

  根據學生的實際錯誤進行講解

  3、小結

  除法驗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三、課堂作業:

  85÷4    112÷9    756÷8     124÷3    

  985÷9   423÷4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整數的乘法和除法(精選3篇)

    一、 教學要求: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意義,掌握乘除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并能應用這些關系求未知數x,初步學會用x表示要求的數,列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解答一步...

  • 第一單元 除法 第11課時除法(精選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1—6題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學生能對本單元的知識有系統的了解。2、在復習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3、在復習過程中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打好基礎。教學重點、難點:熟練進行計算。...

  • 乘除法(精選12篇)

    教學內容教材1-7頁。具體內容: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及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以及兩位數乘以一位數。...

  • 除法口算練習(精選2篇)

    20÷4= 12÷6= 8÷2= 30÷6=9÷3= 15÷5= 10÷5= 12÷4=48÷6= 24÷4= 56÷7= 12÷6=28÷7= 15÷5= 36÷9= 18÷6=56÷8= 64÷8= 54÷6= 30÷6=10÷5= 35÷7= 64÷8= 14÷2=20÷4= 14÷2= 49÷7= 54÷9=24÷4= 36÷4= 24÷8=...

  •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設計(通用3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 除法的估算(通用13篇)

    教學內容:第67—68頁例15、16。教學目的:1.使學生初步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簡易估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估算。2.進一步了解估算的用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 乘除法的對比練習(精選3篇)

    一、教學過程 (一)乘除法的對比教學: 1、教師邊說邊擺草莓實物圖,學生觀察是怎么擺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個一份,擺了3份 師:能解決什么問題? 生:一共有幾個。...

  • 乘除法的意義及關系(精選3篇)

    浙江省青田縣城東小學 吳麗春教學目標:1、理解乘除法的意義,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2、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會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 乘除法的對比練習教學反思(精選2篇)

    一、教學過程 (一)乘除法的對比教學: 1、教師邊說邊擺草莓實物圖,學生觀察是怎么擺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個一份,擺了3份 師:能解決什么問題? 生:一共有幾個。...

  • 第一單元:除法(通用13篇)

    第一單元:除法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1、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方法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 《除法的含義》教學反思(精選2篇)

    《除法的含義》是除法學習的起始課,這節課的內容是理解除法的含義:把一個數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以及認識除號,會寫、會讀除法算式。除法是一種新的運算,理解了除法的含義,還要為學生建構起除法的模型。...

  •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精選3篇)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1)揚州市花園小學 韓亞芹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六冊6--8頁。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有0、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等于0,并能規范書寫、正...

  • 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除法(通用2篇)

    課題一:用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的口算教學內容:13-15頁圖示和例1教學目標:1.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理解掌握一位數除法(被除數各個數位上的數都能被除數整除的)口算方法。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 第一單元、除法第10課時:復習6-9題(通用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幫助學生復習驗算和估算的方法。2、通過練習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除法的意義,進一步掌握用除法的計算方法,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 除法的驗算(精選1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5~46頁上的例6、例7.教學目的1.通過觀察、計算、驗證,使學生明確“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理解除法驗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驗算的方法.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提高遷移類推的能力.3...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子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 51cao新地址| 亚洲精品16p | java性无码hd中文 | 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狼友 | 一级做a在线观看 |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 | 久久国产AV影片 | 亚色九九九全国免费视频 |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成熟乱 |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插夜插 |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视频 | 羞羞视频网站免费 | 国产A级毛片久久影院 | 亚洲444KKKK在线观看无码 | 日本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 | av中文字幕网 | 99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老湿机 | 欧美一级黄色免费 | 成年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t66y | 成人av一区二区在线?看 | 老司机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综合久久 | 国产毛片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人网络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看9 | 青青久久亚洲 | 国产a网站| 黄色片久久久 | 亚洲精品色视频 | 欧美在线播放成人a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毛片 | 精品国产区 | 韩国一级无码免费精品视频 | 久草片免费福利 | 911影院在线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