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美麗的小興安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文章。這組教材是圍繞著“壯麗的祖國山河”這個專題編寫的。《美》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chǎn),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學生分析】
由于我們漢語課文非常重視學生的預習,所以我班除個別學生外,大部分學生基本上養(yǎng)成了預習的好習慣,但是由于學生的智力與能力是不相同的。雖然有的學生已預習好課文,但仍然存在個別學生沒預習或沒預習好課文的現(xiàn)象。這樣,我們就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要求學生,而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特點進行分層教學。
【設計理念】
以新課程教學策略設計原則為準,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材,隨后讓學生提出問題走“出”教材,并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活動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正確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感情讀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chǎn),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秀麗。我們曾爬過黃山的天都峰,欣賞過它的秀麗與險峻;我們曾游覽過河北的趙州橋,驚嘆過它的堅固和美觀;我們曾看見過高山上的瀑布,感受過它的雄偉與壯麗。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東北的小興安嶺,領(lǐng)略一下它的美麗與富饒吧!
。ㄟ@段話通過教師充滿感情的娓娓道出,學生自然會想起前面學過的課文,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求知欲望,使學生的思維馬上集中到課文中來,迫切想跟隨作者去游覽小興安嶺。)
二、新授知識
1、板書課題:23 美麗的小興安嶺(齊讀、點差)
換詞練習美麗的( )
。ā 。┑男∨d安嶺
(目的是豐富學生的詞語,及掌握助詞“的”的前面、后面詞語如何搭配,同時通過學生的說來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2、提示學習目標。
。ㄊ箤W生明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
3、緊扣中心,整體感知:
⑴ 聽錄音,觀看小興安嶺四季風景圖,整體感知課文。
、啤≌页稣n文的自然段,并說出哪個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
(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研究。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
⑶ 學生發(fā)表,師給予肯定。
。ㄒ髮W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無所顧及。讓他們體驗獲得知識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能力。)
⑷ 學習課文的最后一段:
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思考:哪個詞寫出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特點?
生:景色誘人。
師:讀完了,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我覺得這段話寫的很美。
生:這段話概括了全文。
生:這段話里有很多比喻句。
......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主要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
。◣熃o學生思考的空間,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習興趣。這時師及時表揚鼓勵,產(chǎn)生學習動力。)
4、學生通讀全文,去發(fā)現(xiàn)作者的寫作方法:
師:讀完全文,你發(fā)現(xiàn)作者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div class="usdcv83ic" id="ArtCutPage">共2頁,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