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教材簡說】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麗景色作為描述重點。春天,抓住“樹木”“積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來描寫;夏天,抓住“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等景物來描寫;秋天,抓住“樹葉”“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來描寫;冬天,抓住“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興安嶺冬季的特點。作者在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時,不僅抓住不同季節的景物特點,而且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特點--樹木來寫,和第一部分的總述相呼應。
第一自然段概括敘述小興安嶺的特點--綠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別具體敘述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總結,首尾呼應,緊扣題目。課文的語言生動、形象,貼切地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使文章充滿感染力。
選編本課的意圖,是讓學生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興安嶺美麗富饒的同時,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預設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興安嶺的主要特點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夏天的森林尤其顯得特殊。
2、隨文理解本課的生字新詞。
3、感情朗讀課文,并能背誦描寫春、夏、秋、冬樹木景色的段落。
【教學預設重點、難點】
1、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樹木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2、學習作者抓住同一景物的變化特點,具體描述的方法。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預設過程】
一、談話激趣,走進“小興安嶺”。
1、你們知道哪些樹?什么樣的樹?老師介紹紅松、白樺、櫟樹,引出課題,讀課題,解釋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小興安嶺”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你從哪一段話看出了小興安嶺的樹多?{引導學生找出課文第一段小興安嶺的特點--綠色的海洋}
2、品讀:a、指名讀,b、自由讀(你們也去讀一讀,從中讀懂什么)c、反饋d、齊讀
三、再讀課文,品味“小興安嶺”
1、小興安嶺的樹不僅多而且美呢,請快速默讀課文,一年四季的樹又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把你找到了句子劃出來。
2、交流,練習朗讀有關四季樹木變化的語句。(放聲朗讀,互點胡評,互幫互助)
3、你認為四季中哪句話把樹木描寫的最美?為什么?(讓學生各抒己見)
4、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即“夏季”這段)。
(1)指名讀這段話
⑵欣賞好詞佳句:(提示學生遇到不理解的詞,如“浸”“蔥蔥蘢蘢”可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師:你認為哪些詞句寫得好?好在哪里?
重點理解“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封”“擋住”“遮住”等詞。(書寫擋、遮字)
(3)再讀好這句話
(4)指名讀,生生、師生評價,再讀
(5)作者為什么這么寫?引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的熱愛,再讀(或者:有的同學讀出了樹的多,你還能讀出什么?——美)回到文章第一段話。
5、小結學習方法:①讀文段,找出描寫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