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的沙粒
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北師大版教材語文第五冊第十單元一篇美麗的海邊童話故事
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我班有36名學生,絕大部分學生聰明好學,課外知識豐富。但對于我們北方孩子來講,遠離大海,對海洋動物十分陌生,帶領孩子感知珍珠的形成,體會課文蘊藏著深刻的道理還得借助多媒體課件。
教學內容分析
《圓圓的沙粒》是北師大版教材第五冊第十單元一篇美麗的海邊童話故事。文章采用生動的對話形式敘述了一顆圓圓的沙粒不被同伴們的嘲笑、議論所動搖,鉆進蚌殼里幾十年后變成了一顆閃閃發亮的珍珠。本文除了語言美、意境美,還蘊藏著深刻的道理:只要朝著預定的目標,堅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實現美好的愿望。課文中對話多且各有特色,是指導學生朗讀的好文章。課文中有三個省略號留給學生充分的遐想空間,值得引導學生去想像。更值得引導學生去領悟的是課文中幾處對比:沙粒與珍珠的對比;圓圓的沙粒與同伴語言及態度的對比;同伴前后語言的對比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沙粒變珍珠的過程。豐富學生的想像,突出沙粒實現夢想的決心和信心。
能力目標:有感情有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情感目標:將學生的切身實踐與故事結合起來,使他們意識到:做出正確的選擇后,只有堅持不懈地朝著預定的目標努力,才能成功。
教學難點分析
本課教學難點理解沙粒變珍珠的過程,抓住關鍵詞語文章蘊含的道理:做出正確的選擇后,只有堅持不懈地朝著預定的目標努力,才能成功。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一)欣賞珍珠,激發興趣
1.師述: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美麗的珍珠,請大家欣賞。
2.出示珍珠圖片或珍珠飾物,學生欣賞。
二、整體導入,初步感知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圓圓的沙粒》這篇童話故事,誰能告訴大家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一顆圓圓的普通沙粒居然能變成一顆美麗的珍珠,這到底是一顆怎樣的沙粒?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思考,讀過之后,請你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3. 匯報。(板書預設:自信、堅定、勇敢、異想天開、普通)
三、 抓住重點詞句,自主品讀
1. 看來,對于顆圓圓的沙粒,同學們都有自己不的感受,但是光有這些感受是不夠的,請你們再自由地讀讀課文,想想你是從哪些語句體會到的。用筆畫一畫,再讀一讀,說一說理由,待會兒咱們一起來交流。
2. 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3.根據學生的匯報,隨機出示句子:
1)、一顆圓圓的沙粒十分真誠地向同伴們說:“我要變成一顆珍珠,成為有用之材。”
2)、可是,圓圓的沙粒已經下定了決心,坦然地鉆進了蚌殼里。
師根據學生的理解點撥,并指導朗讀,讀出不同的體會。
4.剛才,同學們都提到了同伴們的嘲笑,那么同伴們是怎么嘲笑圓圓的沙粒的?請大家找找相關的句子。
(學生匯報,出示句子。)
“變珍珠?哈哈,異想天開!”
“啊呀,從今以后,他再也看不見美麗的陽光,奇妙的海景,聽不到滾滾的濤聲了!”
“他簡直是把自己關進了牢獄,太可怕了!”
1)僅僅是嘲笑嗎?請你們再用心地讀一讀這三個句子,想想,從中你還能體會出什么?
(鼓勵學生說出各自不同的體會:可憐、惋惜、奉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