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習作六(蘇教版第六冊習作6教案)
讓我們都遠離小食品,這樣你才能更健康!
(輔導老師:王曉昀)
【非常觀點】
小作者有一雙慧眼,能夠從大家司空見慣的小食品中發現“危險”。作者不僅善于發現問題,而且善于搜集資料,他還是個用心人,能夠將“三無產品”、玩具把戲進行直接地披露。小作者還很善于利用典型的材料,文中“小男孩”的材料可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
最苦雙休日
畢樂
“雙休日到了,我們可以快樂地玩嘍!”同學快樂地叫道。我嘆氣地說:“你們是好玩了,可我……唉!我的雙休日,被媽媽給我占滿了!媽媽給我報了好多補習班,有舞蹈、彈琴、畫畫、作文、英語,每個雙休日都安排得滿滿的,我哪還有時間玩啊!”
我知道,媽媽給我報這一些課外班是為我好,但這些課外班就像五個沉重的包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上補習班是很辛苦的。練跳舞從下午兩點一直要跳到五點,累死我了。有一次,我跳得又累又渴,老師一叫“下課”,我便沖了出去,買了一瓶礦泉水咕嚕咕嚕就灌下去了。彈鋼琴一彈就是兩小時,中途不休息,好像把我的手指都彈斷了。畫畫是個考驗耐心的事兒,有時急起來,畫不好用擦子擦,一擦就把紙擦破了,又得重畫,真煩透了。學英語得下苦功夫背單詞,本來學校布置的作業就多,還哪有時間背呢?
唉,雙休日就是讓我們好好休息的,可我什么時候才能過一個輕輕松松的雙休日呀?
【非常觀點】
這篇作文好像寫的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卻非常具有典型性,小作者寫出了千百位學子的苦!單從表達方面來說,也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自己學習各種課外輔導班時的感受,刻畫得十分傳神,將一個“苦”字寫活了。
轉帖:
習作:我發現了……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做生活的有心人。
2、寫出自己的發現,語句通順,表達清楚。
3、展開聯想,生動形象地介紹,比比誰寫的發現最特別。
教學重點:
寫出自己的發現,要把發現的過程說清楚,寫具體。
教學難點:
仔細觀察,展開聯想,到生活中去發現。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師談話:最近,我們班一直在開展小記者的活動,活動的第一階段:社會調查,已經順利的結束了。第二階段:采集新聞,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誰來說說最近你有什么新聞,給大家播報一下。
指名說(略)
提問:這些新聞是怎么來的?(自己發現的)
揭題:好,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發現,談談你們的發現。(板書課題:我發現了……)
二、方法指導
(在板書的“發現”下標上著重號)問:提到發現這個詞,你聯想到了什么,聯想到了其他與之有關的詞嗎,說明這些詞與“發現”的關系?
指名說:觀察、仔細、思考、堅持、耐心、想象、聯想……(板書)
(如有學生談到牛頓的發現)這里可以加上一個問題:是呀,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瓦特發現了蒸汽,并在此基礎上發明了蒸汽機,可是我們現在是小學生,我們能向他們一樣有重大的發現嗎?(不能)那我們的發現之旅是不是就不用繼續了呢?(不是的,我們還是要堅持我們的發現之旅,小時是小發現,大了才能有大發現。)是的,我們是小學生,我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很有限,所以我們現在不求有什么大的發現,但一定要不斷的練習,練習如何發現,為我們將來的大發現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