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習作六(蘇教版第六冊習作6教案)
小組討論:把發現過程說給組員聽,小組里進行評比,評出一個最棒的發現。
學生討論
全班交流:小組推薦
評一評,說的人有沒有說清楚,對他發現的過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這樣能幫助他把過程說詳細具體,待會兒也就能寫詳細了。
接受大家的提問,聽取大家的意見。
五、學生寫作
學生動筆寫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板書設計:
習作:我發現了……
仔細觀察
認真思考
展開想象
教后反思:
《我發現了……》是一篇選材極其廣泛的習作。這樣的習作是學生喜歡的,但是這樣的習作也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在備課時,我就想:發現?學生就很容易和發明聯系起來,竟而想到瓦特發明了蒸汽機,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這樣學生的選材就受到了限制,就會往一些科學知識里鉆。很顯然這次習作的編寫意圖不是讓學生多一個研究科學的機會,而是要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去發現生活,發現身邊的事物。于是我就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的選材,再在正確選材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選擇一些特別的、有趣的、包含有自己思想的發現。
根據這個指導思想,我在開課時讓學生說說新聞,清楚地讓學生意識到其實新聞就是你的發現,發現就在你的身邊。接著,讓學生展開想象,說出和“發現”有聯系的詞,從而教給他們發現的方法,擺正了他們發現的態度,這樣學生就不會去鉆那個科學的牛角尖了,他們能認識到現在應該關注的是小小的發現,而不是什么重大的發現。這樣就拓寬選材的范圍,營造愉快、寬松的寫作氛圍,減輕學生習作的心理負擔。
第一步的指導將學生引向了正確的方向,可是如果只是寫一些觀察到的東西,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似乎有些膚淺,所以仔細觀察,取材生活只是基礎,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展開想象,挖掘普通事物中不普通的成分或從中感悟。所以接著我就引導學生不僅要用眼睛去發現,還要用心靈去發現。
第二步,我給了學生一篇范文,這是一篇滿分的中考作文,作文題是《我發現枕頭里有個世界》,作者由小見大,以極其普通的枕頭為線索,表現父母對子女的一片愛意,感情真摯,令人動容。這篇范文能讓學生明白枕頭里的秘密被作者發現了,可是作者的發現并沒有停留在枕頭這一物體上,而是從枕頭發現了父母對自己的愛,這就是文章的升華。我的學生不一定能把感情寫得這么的深刻,但是他們一定要有“挖掘”“感悟”的意識。這樣做就是要努力促進學生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童眼去觀察生活,用童身去體驗生活,用童言去描繪生活,表現個性,寫出生活氣息和童真童趣。
第三步進行寫作指導。明確寫作要求是必要的,畢竟說和寫是不同的,寫作時要有條理,有內容。通過閱讀寫作要求讓學生明白發現的過程是寫作的重點,在文章中應詳細敘述。接著在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的過程中都以描述發現過程為中心,這樣在動筆寫的時候才不會出現主次不分,詳略不當的問題。
課后覺得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沒有進行指導,那就是文章的命題。其實我一直認為文章的命題也是一門藝術,一個好的題目既能吸引讀者,又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題目中可以出現“發現”一詞,也可以不出現,又或者不在題目中寫明發現的內容……命題的方法很多,可是課堂上沒有進行指導,學生肯定認為這是個半命題作文,如果教學中能給予小的提示,我想這個題目也能百花齊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