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的沙粒》教學案例--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教學
三、開放語文課堂教學的時空--由課堂引向課外,再由課外引向課堂。
語文教學如果僅僅依賴于課堂40分鐘,,那么可想學生語文水平能會有多高?這就需要我們對教學時間進行開放性設計。開放性教學倡導拓寬學習空間,實現(xiàn)教師、學生、教材教具、教學環(huán)境等多方面的橫向聯(lián)系,營造學習氛圍。
例如:教學《翠鳥》一課時,教師讓學生找有關翠鳥的資料,并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畫一只翠鳥,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學了課文,你有何收獲?",我常設計這類的問題,學生無論從知識、技能、道德等方面均可談。
四、開放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
傳統(tǒng)的" 復習--新授--鞏固練習"的課堂教學程序,形成了"填鴨式"的教學風格,教師觀念保守,包辦太多,學生參與面太窄,沒有真正體現(xiàn)主體地位,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如果我們根據課文內容靈活處理教學過程,“激趣--質疑--探究--實踐”的教學過程,根據課型精心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會形成開放的教學格局。另外,講究評價藝術,促進學生積極探究。
創(chuàng)設開放性語文課堂,關鍵還必須把握課內、課外教學資源與學生情感的結合點。在語文教學中貫徹開放性課堂教學,就是全面落實新課程標準,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全面改革及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