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89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6月第1版。)[作者簡介:嚴晶,女,大專,小學一級教師,嵊州市崇仁鎮中心小學,郵編:312473,聯系電話:419,e-mail:
[設計理念]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計算教學,將改變傳統計算教學中單一、枯燥的現象。本課時我將采用“創設情景——自主探究——鞏固提高——總結收獲”展開教學。在教學中我重視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景來研究除法知識,淡化四舍五入、取中法這樣的名詞,替換成形象的可以把除數看成整十數來試商;在計算過程中重視培養估算能力,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試商,突破試商難點;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重視數感培養,以提高學生直接試商水平;重視發揮數學課的育人功能,結合生活事例進行德育滲透教育。
[教材分析]
“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中例4,它包括一般的商兩位數和商末尾有零的兩種情況。前面3則例題介紹了商一位數,也就是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前兩位不夠除的情況,而例4是前兩位夠除的情況。因此,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是在商是一位數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其計算順序、試商的方法與商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完全相同,只是商的位數多了,計算復雜了些。在教學中應注意運用知識的遷移,讓學生經歷筆算過程,主動探索計算方法。計算完后可以讓學生對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來進行比較,進一步來掌握筆算除法的算理。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比較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和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的異同,使學生在實質上把握兩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過程,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書寫位置,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的除法筆算方法。
3、情感目標: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對學生滲透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弄清每一位商的書寫位置,掌握兩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準備]主題情景圖,練習紙
[教學流程](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出示主題圖組“身邊的環境”:圖1展示汽車廣場一角地上的塑料袋被風吹得到處飛舞;圖2顯示學校對面的馬路垃圾堆積成山;圖3描述校園中一位同學剛將吃剩的香蕉皮隨手丟在地上,地上已經有好多用過的食品包裝袋。
師:同學們,這些地方你熟悉嗎?是哪?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師: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這么臟,但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來共同維護。所以,學校少先隊決定成立一個“雛鷹環保實踐隊”,我們共有576名少先隊員報名參加這項實踐活動,為了方便行動,我們每18人組成一個小分隊,那我們可以組成幾個小分隊?
得出算式:576÷18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身邊的實際情景,并充分利用教材呈現的情景圖來創設教學情景。自然滲透環保教育,同時將計算融進解決實際問題中,使計算教學不再單一、枯燥。]
(二)同桌合作、探究新知
1、研究“商是兩位數的計算過程,重點解決商的最高位書寫位置”
(1)復習質疑,引出新知
師:請你猜猜576里面有幾個18?說說你是怎么猜的?
(學生可能會出現用口算540里有幾個18;把576估成600,把18估成20再計算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