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例1:通過給四邊形分類,引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概念、四邊形的關系
1首先從一般四邊形入手,讓學生畫出四邊形(有已認識的特殊四邊形,一般凸四邊形、凹四邊形),并進行分類。整理出長、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給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
2接下來由小精靈的問題讓學生探討長、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系,揭示長、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一致性。
3最后用集合圖來表示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例2: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性質
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來體會平行四邊形易變形、不穩定的性質。這個性質學生在前面通過實驗已經初步認識了,在這兒的重點是觀察平行四邊形變形后還是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平行四邊形底和高,梯形底、高、腰,等腰梯形的概念
為以后學習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面積作準備。
通過圖示直接給出以上概念。這里要注意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對應性。
練習十二:
第3題,開放題,通過活動進一步認識梯形只有一邊平行,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特性。
第4題,滲透同位角相同,兩直線平行的思想。
第5題,開放題。注意規律性。
第8題,把四邊形和軸對稱聯系起來,把以前的圖形的對稱擴展到幾何圖形。
第9題,通過不完全歸納,得到四邊形四個角之和都得360度的結論。再把此結論推廣到任意四邊形。這里也是滲透了歸納、猜想、驗證的數學思想方法。
第11題,前面例題中討論的都是平行四邊形邊的特點,這兒試著讓學生發現角的規律。──對角相等、鄰角互補。
數學游戲:
通過介紹莫比烏斯帶,并讓學生操作一下,感受數學的神奇,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
2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四、編排特點
聯系現實素材,利用直觀幫助學生建立幾何概念。
在垂直和平行中,我們借助運動場上的一些器械,像單杠、雙杠等,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中,我們用推拉門、樓梯的扶手等提供了他們的生活原型,同時還有一些動手操作的活動來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五、教學建議
1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把握教學的起點和難點。
這一單元中涉及的知識點:平行與垂直,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等,一方面這些幾何圖形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學生頭腦中就積累了許多表象;另一方面,經過三年的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這些都是影響學生學習新知最重要的因素。為此,教師必須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從學生出發,把握教學的起點和難點,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加或補充一些內容。
2理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突出教學的重點。
像“平行與垂直”這一內容如果放到整個教材體系中,就不難發現它的學習既需要直線及角的知識做基礎,同時又是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礎。
3注重學用結合,就地取材,充實教材內容。
盡管教材在素材的選材上盡可能地提供一些現實背景,設計了一些學以致用的習題,如借助于運動場上的一些活動器材引出垂直與平行,要求學生思考和討論怎樣測定立定跳遠的成績、怎樣修路最近等,但由于課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許多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生活事例未能進入課本。這就有待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必要的充實和拓展,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進一步認識和體會數學知識的重要用途,增強應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