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變換
教學內容:了解圖形經過旋轉制作復雜的過程。(課本第53頁的例題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
2.能在方格紙上,說出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了解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打開書本圖案:
師:這些圖案好看嗎?你想知道這些圖案是怎樣設計的嗎?你想學會設計一些圖案嗎?
2、揭示課題。
師:要想學會設計圖案,需要我們了解一個新的知識--圖形的旋轉。(板書課題)
二、演示操作,了解圖形變化過程
以第1個圖案為例,先讓學生觀察這個圖案,說一說:你能看出這個圖案有什么特點嗎?
學生通過觀察,同學間交流得出:整個圖案可以分成4部分,各部分圖形是相同的。(在圖中標出“a”、“b”、“c”、“d”)
師:是的,它是由一個圖形以過旋轉變換得來的,那么,它是如何旋轉變換的呢?
接著,利用電腦課件演示旋轉過程。
1、呈現基本圖形a。
讓學生認一認,整個圖案是不是同這個基本圖形經旋轉變換組合而成的。
師:怎樣可以得到圖形b呢?
2、呈現第1次旋轉后的圖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演示課件。
學生觀察課件的演示過程,回答圖形變換過程:
(1)、圖形a繞點o旋轉;
(2)、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3)、旋轉90度。
3、呈現第2次旋轉后的圖案。
師:怎樣得到圖形c呢?(學生回答后教師演示旋轉過程,得到圖案。
4、呈現第3次旋轉后的圖案:
師:怎樣得到圖形d呢?(學生回答后教師課件演示并讓學生看課文,并完成課文中的填空,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圖形的旋轉過程。)
三、課堂活動、
課本第54頁的“說一說”。
第1題,主要是討論圖形的旋轉是圍繞哪個點的問題。
第一、先認真觀察圖形,看一看各個圖案是圍繞哪個點進行旋轉的。
第二、根據題目要求進行旋轉操作。
第三、通過旋轉,把得到的答案記錄下來,并與同學討論、交流你的成果。
四、鞏固練習
1、課內作業。
課本第55頁“試一試”的第1、2、3題。
(1)、第1題,可以讓學生將題目中的圖形描下來,剪出來,通過動手操作,完成題中問題。
(2)、第2題,可以先讓學生用三角形模型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變換操作,等學生比較熟練后,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的圖形,最后同伴中進行交流、驗證。
(3)、第3題,同樣讓學生自己擺一擺,涂一涂,先找到通過平移能得到的圖形,再找出通過旋轉得到的圖形。
2、課本第56頁“練習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