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數教案
教學內容:教材第96-97頁教學目標:1、使學生知道近似數的含義,并會根據“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個數的尾數求近似數,會用“萬”或“億”作單位求一個大數的近似數。2、在認識和理解近似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發展學生的數感。3、通過選擇社會、自然和科學知識中的相關數據信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教學難點:根據“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個數的尾數求近似數,會用“萬”或“億”作單位求一個大數的近似數。教學過程:一、認識近似數1、談話:知道我們班共有多少人?你估計一我們教室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相應板書。2、指出:在生活中我們有時不用精確的數表示,而只用一個和它接近的數來表示,這樣的數叫近似數。(板書:精確數 近似數)3、讀一讀:你能找出下面兩句話中的近似數嗎?4、想一想:在這些為什么要用近似數來表示?(不能用精確數表示或沒有必要用精確數來表示)二、探索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的方法1、教學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的方法(1)談話:同學們能正確地判斷近似數,那如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呢?(2)出示:2004年某市年末全市人口情況統計表,說說從表中你知道些什么?(3)估計:男性和女性人數各接近多少萬?嘗試把它寫出來。(4)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想的?(男性接近48萬,因為千位上是4,不滿一半。女性接近49萬,因為千位上超過一半)(5)閱讀:組織學生閱讀“四舍五入”法的相關資料。(6)交流:什么是尾數?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如果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是對哪一位進行四舍五入呢?省略億后面的尾數呢?十萬位呢? 2、教學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1)談話:其實近似數了寫成“1”單位的數,也可以寫成“萬”或“億”作單位的數。(2)嘗試:請能用“萬”作單位寫出男女性人數的近似數嗎?你更喜歡用哪種方法來表示近似數。(3)完成試一試:只出示兩個數和要求。(4)比較:我們用兩種不同方式來表示一個數的近似數,它們有什么相同地方與不同地方?(相同:都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來求近似數。不同:前者省略的尾數用0來占位,而后者省略的尾數用“萬”或“億”來作單位)三、鞏固練習1、先讀出下面橫線上的數,再說出哪些是近似數實驗小學共有學生1439人。到2004年末,全國共有醫院、衛生院約62000個。滬寧高速公路全長約274千米,投資近62億元。學生在說哪個是近似數的時候,要讓學生說清楚自己為什么會那樣判斷。2、省略下面各數最高位后面的尾數,再寫出近似數。705 385 1994 3208 97753、用“萬”作單位寫出下面各數的近似數73986 539180 6995400 100020004、用“億”作單位寫出下面各數的近似數8340000000 20680000000 9800000005、□中可以填哪些數字?9□875≈10萬 39□0000000≈39億注意后面一個問題,可能會有學生說“0~4”要引導學生發現:0是不合適的。四、全課總結今天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反思】:這節課是是學生在認識含有萬級和個級的數及含有億級和萬級數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例1認識生活中近似數,通過例2和試一試讓學生探索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想想做做為學生提供了社會、自然等數據信息,通過練習鞏固求近似的方法。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1、聯系生活,理解近似數的含義首先我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一些數,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精確數和近似數。然后讓學生讀一讀例題中的一些數據,體會到社會生活、自然和科學知識中有時也用近似數來表示。最后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這些數要用近似數來表示,感受到學習近似數的必要性,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機。2、把握資源,探索求近似數的方法當出示2000年末全市人口統計圖,讓學生寫一寫男性和女性人數各接近多少萬?學生出現了三種情況:一是寫成480000和490000;二是寫成48萬和49萬;三是都寫成5000000。(對于前面的兩種情況我有是估計到的,后面一種情況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我覺得是學生探索近似數的一個很好的素材,由是我改變了我原先的教學預設,進行如下環節的教學:師:如果把男女性的人數的近似數寫成48萬和49萬,你們同意嗎?(同意)請同學們在自備本上寫一寫。(板書484204≈48萬 486685≈49萬)師:與前面的寫法相比較,這樣寫你有什么體會?(簡單)兩種寫法有什么不同?生:計算單位不同,一個是以“1”作單位,一個是以“萬”作單位。師:你也能用“萬”或“億”作單位寫出下面兩個數的近似數嗎?(學生練習)師:那如果求男女性人數的近似數寫成這樣的形式(指著第三種寫法)你們同意嗎?(不同意)這樣吧,我們聽聽作者的想法。生:我是把萬位進行四舍五入后就是500000。師:剛才我們發現,無論是以“1”作單位,還是以“萬”或“億”作單位。無論是省略萬后面的尾數,還是省略十萬位后面的尾數,都是對后面一位進行四舍五入。這樣的素材來自于學生,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是感興趣的。通過這三種寫法的交流,逐步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并讓學生體會由于精確程度不同,同一個數的近似數可以是不同的數。但是今天這堂課我還是沒有來的及,想想做做只完成了第1和第2題。其它的只能留到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