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認數 近似數
教學內容: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第七冊96~97頁教學目標:1. 使學生知道近似數的含義,并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個數的末尾求近似數。2. 會用“萬”或“億”作單位求一個大數目的近似數。3. 使學生在認識、理解近似數的過程中感受大數目近似數的實用價值,增強應用意識,提高應用意識。4. 通過選擇社會、自然和科學知識中的數據信息,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教學重點: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教學準備:多媒體演示課件,一些數量信息。教學過程:設計意圖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夠初步體會到四個數所表達的數量的準確程度是不同的。 加深學生對于近似數含義的體驗,并認識和理解近似數。 擴大學生的參與面,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上升為數學經驗,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近似數,體會近似數的實際應用,也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經驗嘗試練習,使他們體會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 圍繞內容的重點,讓學生參與探索、交流、聽講、閱讀、回答等活動,展開對“四舍五入”法的自主探索、加深領悟,能全面了解和掌握知識的要點。 讓學生明確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近似數是因為實際的需要。 及時總結,能深化認識,鞏固方法,并形成比較全面的理解。一、初步感悟,認識新知。 1.在讀讀想想中初步感悟近似數。 媒體演示:出示教科書第96頁上第一個例題。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每幅圖中的數字。(1)提問:畫線的四個數所表達的數量的準確程度是否一樣? (2)組織討論,引入準確數、近似數的概念 學生交流、討論。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數據是與實際完全符合的數字。像2709和1999這樣的數,表示的事物的數量是準確的,我們就稱它們是準確數;而有的時候,不可能用精確的數據來表示,而只是用一個與它比較接近的數來表示,如43776萬和14398萬表示的是大約的數,這樣的數就是近似數。2.在實際應用中進一步認識近似數。(1)提問:在生活中的許多數量是用近似數表示的,你平時注意了嗎?你在哪里見過或者聽過用近似數表示的例子?(2)學生收集的數量信息進行交流。(3)老師這里有幾個例子請大家來判斷一下。①《中國昆蟲名錄》收錄了當時已知的中國昆蟲20069種;②2002年4月英國《自然》雜志報告說,全球昆蟲可能僅有200萬至600萬種;③我班目前在校學生46人;④2005年“五一”黃金周期間,蘇州7東方水城7天共接待境內外游客23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約16億元。(4)總結說明:在人口普查、統計人次、統計大宗事物數量等情況下,有時候沒有辦法得到一個非常精確的結果或者沒有必要用一個準確數表示,就用近似數來表示。3.鞏固對近似數的認識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1)求學生讀出下面橫線上的數,并說說哪些是近似數。(獨立完成)(2)說說判斷是“近似數”的理由是什么。4.揭示課題:這些近似數都是與準確數比較接近的,并不是隨意說出的,怎樣來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二、互動交流,探索方法。 1.教學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的方法。(1)談話:同學們已經能夠正確判斷近似數,那么如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呢?(2)出示教科書第96頁上第二個例題。某市2004末全市人口統計的情況。①讓學生讀一讀某市男性、女性及總計人數。②提問思考:男性和女性的人數各接近四十幾萬?嘗試寫出它們的近似數。(3)組織交流。你是怎么得出近似數的呢?預設反饋:男性484204接近48萬,女性486685接近49萬①追問:你是怎樣判斷男性接近48萬,女性接近49萬的?預設反饋:484204的千位上的數是4,不滿5,所以離48萬近些;而486685,千位上超過了5,所以離49萬近些。(4)小結:剛才你們在寫近似數的時候,都非常注意千位上的數是幾。①5千是一萬的一半,千位上是0、1、2、3、4,說明不夠1萬的一半,因此寫出的近似數是48萬,這實際上是把萬位后面的數都省略了,即把尾數4204舍去,改寫成4個“0”,484204≈480000;②千位上是5、6、7、8、9,就達到或者超過了一萬的一半,因此在省略萬后面的數的同時,又在萬位上加了1,成了49萬,即把尾數6685改寫成4個“0”后,還要向萬位上進“1”,486685≈490000。③大家使用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怎樣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請大家閱讀教科書第96頁最下面的底注,再在小組里討論。④提問:那什么是“四舍五入”的方法?“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什么? 什么是尾數?根據尾數的哪一位決定是舍還是入?⑤近似數與原來的數之間用什么符號連接?為什么要用約等號,而不用等號?(5)指出:由于近似數只是比較接近原來的準確數,因此在準確數和它的近似數之間要用約等號“≈”連接。(6)練習鞏固: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題。①學生讀題,說說題意。對省略最高位后面尾數的理解。②學生按要求寫出各數近似數。③集體評講,同時選擇其中的二三題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2.教學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近似數。(1) 出示前面判斷近似數的數據。①2002年4月英國《自然》雜志報告說,全球昆蟲可能僅有200萬至600萬種;②2005年“五一”黃金周期間,蘇州7東方水城7天共接待境內外游客23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約16億元。(2)請學生觀察畫線的這些數據,提問:這些近似數是以什么為單位的?為什么在生活中常見用“萬”或“億”作單位的近似數?(3)嘗試完成“試一試”并進行交流。著重交流:把一個大數目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近似數時,各應看哪一位?寫近似數時還要注意些什么?(4)小結:用“萬”做單位的近似數,應看千位上的數是幾,再決定是舍還是入;用億做單位的近似數,應看千萬上的數是幾,再決定是“舍”還是“入”。不管是用“萬”還是用“億”做單位,寫近似數時都要用約等號連接,末尾還要寫上“萬”字或“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