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
不要求學生會繪制完整的折線統計圖,只要能根據數據把統計圖補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數據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嘗試繪制,但并不對此作統一要求。
【教學提醒】
五、 怎樣理解認識統計的現實意義?
統計與生活是緊密聯系的,折線統計圖能更清楚的反映數據的增減變化。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其特點,讓學生感悟體會這一特點,并從中引發思考,認識折線統計圖對生活的指導意義,學會根據數據的變化正確的進行預測。
統計
4、統計(一)教學內容:課標實驗教材第七冊99頁例1及相應練習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自主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2、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體會統計的功能。3、培養學生數感。...
教學內容: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二年級上冊第94~97頁。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
統計(人教新課標二下)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統計。教學目的: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統 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二年級上冊第94~97頁。教材分析: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了運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1個格...
【教學過程設計】一、創設情境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不想見見它?(課件演示數學小靈通的話)小朋友們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數學小靈通,來自數學王國,很高興認識你們!...
【目標分解】 一、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什么?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對數據的簡單分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統計教學內容1、 例1:橫向條形統計圖。例2: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2、 例1: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例2:用平均數來比較兩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教學內容: 課本第94頁教學目標:1、 學生在情境中體驗隨機出現的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 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幾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目標:1、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學會用統計表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2、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從統計的角度提出并解決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
教學內容:蘇教版(國標版)第7冊p68~69例題,69~72"想想做做".教學要求:1,使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簡單統計過程,會根據實際情況,對一組數據分段進行整理.2,使學生意識到統計是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發展統計的觀念,培養學...
江陰市西郊實驗小學 陸麗教學內容:蘇教版第三冊第90~91頁的例題,第91頁的“想想做做”的習題。教學目標:1、 讓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簡單統計過程,認識方塊統計圖,并能用方塊統計圖(涂色)來表示統計的數據。...
一、設計思路在《數學課程標準》中安排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運用”四個學習領域。課程內容的學習,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93頁統計。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學第四冊第92-95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學會用統計表或方塊統計圖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