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p45-p46二、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過程,發現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并用字母表示。
2、在理解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基礎上,會對一結算式進行簡便計算。
3、感受數學探索的樂趣,培養自主探索問題的能力。
三、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探索、發現、理解和應用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
2、難點: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探索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口算比賽,激發學習興趣
1、出示口算題
5×2 25×4 25×8 125×8
2、師:以后在計算乘法時,一般看到“5”想到 2 ,看到“25”想到 4 ,看到“125”想到 8 ;因為這樣的兩個數相乘能整到十、整百、整千數,這樣可以快速計算。
3、談話引入:我們在前面已學過乘法的計算,在教學運算中,有許多有趣的規律,這節課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去探索,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4、板書:探索與發現(二)
(二)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1、多媒體出示情境圖
2、估一估
師:請大家認真觀察,估一估這個長方體是由多少個小正方體搭成的?
3、算一算
師:誰估計的準確呢?請同學們在本子上算一算,比一比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4、交流算法。
師:誰愿意把你的辦法介紹給大家?學生匯報,匯報時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師板書:(3×5)×4=60(個)
3×(5×4)=60(個)
(三)比較算式的特點,發現規律
1、剛才兩位同學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請同學們一起觀察這兩個算式,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2、學生匯報:略
3、小結:(3×50)×4=3×(5×4)
(四)提出假設,舉例驗證
1、師:用別的三個數這樣計算會不會結果也相同呢?請在本子上舉例計算。
2、學生舉例
同桌之間互相交流?
3、集體交流
誰愿意介紹一下你們小組舉例的情況?
(五)概括規律
1、從剛才大家所舉的例子看,每一組的結果都是相同的。這樣的例子多不多?能舉的完嗎?
2、如果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乘法算式中的三個數字,你能寫出所發現的規律嗎?
板書(a×b)×c=a×(b×c)
板題:乘法結合律
(六)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比較(3×5)×4=60 3×(5×4)=60兩個算式,哪個更簡便?
2、看來運用乘法結合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3、練習:p46“試一試”的題目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七)探索乘法交換律
1、出示兩組數據
4×5=5×4 12×10=10×12
2、師:認真觀察,看看你有什么新發現?
3、學生匯報。
4、學生舉例驗證。
師:你能舉出像這樣的例子嗎?
5、師:如果用字母a、b表示兩個數,你能寫出發現的規律嗎?
6、板書:a×b=b×a
板題:乘法交換律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46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口答,集體訂正。
2、應用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快速計算下面各題。
25×17×4 13×8×128 (25×125)×(8×4)
(1)學生獨立完成,個別板演。
(2)訂正時讓學生說說運用什么運算定律。
四、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學生讀課本第45、46頁,質疑。
六、作業:課本第46頁第2題。
探索與發現(二)
乘法結合律 乘法交換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