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樹》課堂實錄及研討
最后,我想說一說關于盧老師的課我欣賞的,學習到的亮點。因為這篇課文學生課前已經讀了很多了,已經讀熟了,怎么辦呢?我覺得盧老師的課有兩個特點,一個我覺得她活躍了讀的形式,所以她就提高了讀的效果,就是以講練讀,講故事,第二個,就是以說促讀,我覺得這點也很好。設計了這種“交流卡”,一卡雙功,一個是交流感悟,一個是交流疑問。再一個是她突出了一個以讀帶讀,就是拓展,又學了一篇作者的童話。所以,我覺得同樣是感悟,大陸的老師是對文本情節的感悟為主,香港老師是對文本主旨的感悟為主;澳門老師是對文本角色的感悟為主;中國臺灣老師是對話題的討論為主。同樣是拓展,大陸老師是圍繞作者進行拓展,香港老師是圍繞主旨進行拓展,澳門老師是圍繞文體進行拓展,中國臺灣老師是圍繞著文字描寫的空白點進行拓展。
香港劉筱玲校長評課
(香港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老師們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參加我們的第六屆兩岸四地,我從第一屆開始,本來有點不舒服,但是無論如何我也希望每一次都能參加。昨天的課,因為我還沒到,就沒機會聽了。但是今天能夠聽到我們四地的老師來做這個《去年的樹》,這課,我也感到非常非常高興,也非常感動。我們第六屆兩岸四地觀摩活動加入了這個同文異教,今天我們看的,開始的時候還是有一點擔心,但是今天看到,我們真的是在當中可以看到一些東西,我們的那個感悟可能更深,我相信,希望我們將為會在想我們第七屆第八屆,我們會再去想,怎么樣去把我們那個觀摩學習研究,把它做得更好。因為這種活動呢,如果我們六年下來,如果臺上的老師,跟六年前五年前還是差不多的話呢,那我們這六年就是白做了,所以這兩年,特別是這兩年,我們看到,真的是看到在內地老師的教學當中,在我們中國臺灣老師、在港澳老師的教學當中,我們也看到受別的地方的影響,看到當中互相的影子在里邊,這是我們感覺非常非常高興的,就是我們真的是發揮了一點作用,這就是那個觀摩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目的,今天我們聽了老師的課,真的是非常高興。所以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繼續舉辦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屆,我們繼續。所以在這里呢,也看到很多的老師,這六年來每年都見面,很多已經成為好朋友了。我們希望將來每年有機會再見面,我們在教學方面互相促進、互相支持,鼓勵。
講到評課,剛才翟老師講的,我都很有同感。有很多她說過的我就不希望再重說一次了,就有一些補充。
我看我們老師來參加那個交流,我還是要說一下,就是我們不是聽一節課,好像我們聽了《去年的樹》,然后我們回去呢,就把《去年的樹》教得很好。但是,我們希望我們聽課,就是為了去改進我們的課堂,我們要改進我們的課堂呢,就是我們要研究課堂。我們可能在老師的教學當中看到一點的啟發,啟示,一點的幫助,然后我們就可以用在我們的課堂里邊。在這些觀摩活動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引起老師們去反思,去想一下你自己的課堂,去把一些點在你的課堂里面實踐出來,不斷的實踐還有反思,然后我們也參與一些觀摩,在學校里邊你的同事,大家也觀摩研究,那你的課堂,理智的課堂就可以不斷地有更好地效果。這是我們推動那個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