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樹》課堂實錄及研討
還有北京的盧老師她用了很多的內省技能跟邏輯技能去開發學生的語言技能,她也是用得特別好。她的聲音很溫柔的去啟發學生,也用了不同的鼓勵去鼓勵學生發表他們的意見,所以四位老師在他們的教學里面不自覺的用了很多不同的技能,要是我們以后在教學里面去特意的啟發學生開發學生的技能,他們一定可以有更大的發展的。
我們可以再看澳門老師,他們是第一次和那些學生見面,他們不知道有很大不同,不知道每一個學生有什么技能。真的,他們不知道,讓每一個學生去表演什么,他們不知道誰的歌唱得比較好,所以我們的哥哥讓他們自己去挑,你喜歡唱歌嗎,那學生就根據自己的興趣去投入、去表演,要是,你讓不喜歡唱歌的去唱歌,他不能唱的,我們就沒有那么好的表演去看了。所以老師在教學以前,就跟我昨天講的一樣,先去了解每一個學生,他有哪一方面比較好的,我們就發動他,要是他不好的我們也可以幫忙他提升,但是不要給他有些痛苦的感覺,讓他高興地愿意接受地去做,我們就這樣給他。
還有,我比較欣賞的就是北京的盧老師在教課以后,為同學介紹了閱讀材料,鼓勵他們多一點去看,這是其他幾位老師還要殺出來的一點。我們當語文老師帶學生跟我們學習以外,還要鼓勵他們多一點閱讀其他的資料。
中國臺灣吳敏而研究員評課
(中國臺灣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各位朋友、各位伙伴大家好,我也是和劉校長一樣六年沒有缺席過,都有來跟大家共同成長,跟大家互相勉勵。
我今天要特別談一談我們要共同接受的挑戰。我覺得剛剛聽到很多語文教學要好在哪里,語文教學有哪些可以更好,但是我要談的是共同的地方。
那我想談的有四個地方,我的優點是我沒有手表,我不知道有多少時間,但是我試著把這四點說一說。
第一個是課文本身的選擇跟他的內容它的長度。今天我們看到幾位老師都是要學生去補充一些東西,就是課文有很多空白,請他們補進去,我很欣賞他們的教學。這個讓我想到,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盲點。我們共同的盲點是,課文不能太長。所以我們就讓小朋友補充。然后接下來我們就說,你們還可以看其他的書,可以看課外閱讀。我認為這些做法都很好,但是我認為不夠。我覺得我們也應該有一些長一點的課文。我們長一點的課文有長一點課文的教法。為什么呢,因為我覺得今天要求小朋友補充進去的東西,如果每次學的課文都是短短的,他們哪里學到補充的東西呢。我們不是要他們向名家那里學補充的內容嗎?我們不能夠說只靠老師跟同學的話擺進去,聽到老師說他說得很好我們鼓掌。我認為他們需要更多的文學作品,我們應該有可能一篇像今天學的那篇比較短一點簡單一點的,另一篇共同的主題共同的內容它長一點的,然后就可以看到有哪一些東西是不一樣的,補了哪一類東西,那怎么補的。我覺得這是我們可以考慮的。以后編課文不會說就因為小朋友年級小,所以不放那么多,我們今天可以看到可能是特殊的學校的小朋友可以補充那么多東西進去,所以代表他們的腦袋不是空空的,他們是有內容但是怎樣可以表達得更好。那我覺得我們是要給他們榜樣。所以我覺得我勉勵大家編課本做課程的人要考慮一下課文的長度,不只是補充教材要長,長有長的教法,有它的意義。它的用途。這是我的第一點。好象大家共同接受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