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案例與反思
【情景說明】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人教版第八冊的一篇書信體文章。文章作者用飽蘸情感的筆墨抒發了自己失去父親之后的悲痛心情,并自然地從心底發出強烈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戰爭!文章語言樸實,感情真摯,內容淺顯易懂,讀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筆者在教學時,以課文為媒介,通過多媒體課件,抓住重點語段,引導學生"以讀為主,讀出個性;讀中悟情,以情動人"來融入情景之中。通過飽含深情地讀,讓學生體會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引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通過學生匯報收集的有關戰爭的材料,談感受,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世界并不太平",激發學生痛恨戰爭,熱愛為維護和平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們。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以情激人
1、導入。cai出示錄象片段一,師導言:同學們,請你們看一段錄象。你們看:鳥語花香、陽光明媚、無憂無慮……我們的生活多幸福啊!可是,這樣幸福的日子并不是屬于每一個孩子的,因為世界上還有不少地區彌漫著戰爭的硝煙,你們看這里炮火連天、硝煙彌漫、顛沛流離……此時此刻的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2、質疑。是啊,戰爭是無情的,戰爭是殘酷的……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后質疑。(這個中國孩子是誰?他為什么要發出呼聲?他發出了什么樣的呼聲?)
過渡:同學們真會思考,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置身于小作者的內心世界中,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
二、品讀感悟,以情感人
1、初步感知。學生自由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你們剛才所提問題的答案。
把這些問題的答案連起來就是信的內容,誰能說說信中講了一件什么事?
(雷利失去了最最親愛的爸爸,心里十分痛苦。最后,呼吁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謝謝你,說得很正確,很清楚。剛才,你們在信中聽到了中國孩子的呼聲
嗎?對,雷利向國際社會呼吁--"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生接著說)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生接著說)
(點評: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進入角色,激發學生情感。)
2、指導讀文。師述:是啊,戰爭讓雷利失去了父親,失去了親人,是多么痛恨戰爭,懷念他的親人啊。
(1)、分小組學習。找出雷利懷念父親的語句,認真讀一讀,完成:雷利的父親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
(2)、學生交流,指導朗讀。
生甲:爸爸是個出色的人。我從"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中看出來。
學生充分討論后,cai出示語段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與作者進行心靈溝通,產生情感共鳴。
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他的死是光榮的,他是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維護世界和平的圣壇上。
生乙:我的爸爸是個熱愛和平的人。我從"兩年以前,我親愛的爸爸作為聯合國的一名軍事觀察員……"中看出來。
生丙:我從"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這句話中體會到爸爸為了維護和平離家而去,是多么自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