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說課
伽利略 質疑偉人 →敢于挑戰 實踐檢驗真理
反復試驗 →追求真理
五、教育技術的應用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般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生動形象的學習材料感興趣。多媒體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豐富的直觀材料,不僅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思路變得開闊,而且有助于學生憑借獲得的感性認識由形象思維迅速地過渡到抽象思維,從而實現認識上的飛躍。
(一)創設情境導入
上課伊始,我利用課件向學生們展示了一組圖片,包括“意大利風光”、“比薩斜塔”圖片,還有“伽利略”圖片及資料,讓學生們從優美的風光圖逐漸走進文本,自然而親切,拉近了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另外,在介紹伽利略資料時,我將“學生匯報自查資料”與“課件資料”相結合,使學生接受信息的方式由被動轉向主動,進一步體現了“自主學習”。
(二)動畫演示,突破難點
文中伽利略指出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倆個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重的那個總是先著地”是錯的,其中的原因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同時也引起了學生們的爭論。我先讓學生用算式計算10+1=11,然后播放課件中,引導學生分析:在“質量相同”的前提下,看成“小球拖著大球”速度就會比10磅重的鐵球慢,而把兩個鐵球看成“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速度就會比10磅的快。相同的重量,而用不同的看法就形成了兩個截然相反的推論,顯然是亞里士多德的話說錯了。
形象直觀的動畫,使抽象的推理化難為易,難點也隨之突破。
六、評價和反思
(一)、根據學習目標指導學習方法,使學生合理利用時間,增加知識密度,提高學習效率。
(二)、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認識興趣和想象力,實現了文本橫、縱雙向拓展。
(三)、多媒體的使用適時、適度,突出重點,解決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