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實錄
教材分析: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八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記敘了伽利略做試驗證明了2000年前的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兩個鐵球,一個十磅重,一個一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十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這句話說錯了。本單元的教學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相信科學,敢于向權威挑戰,以及用認真的態度對待科學的態度。
教學目的:
1.認識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根據上下文理解“信奉、固執、膽大妄為”等重點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學習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4.了解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過程,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求科學真理的精神。
教學難點:體會文中人物的品質,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精神。
教學準備:
1、電子文稿,包括文中的重點段落文字及插圖。
2、一段錄相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師:老師給大家帶了一段影片。你們看到了什么?想到些什么?
(設計意圖:十七世紀離現在太遙遠,課前的這一段影片只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它,對當時的社會背景有一個直觀地了解。)
[導入新課]
1、由名言導入課文,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文中介紹的是一件什么事?
師:布魯諾,這個誠實正直的學者,為了捍衛自己的學說,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讓我不由得想了俄國著名思想家費奧多羅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電腦出示名言。)
師:一起讀。
師:可見,世界上任何一個重大的發明與發現都來之不易。今天,讓我們走近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去了解他的一項重大發現。
板書課題: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齊讀課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伽利略是怎樣得出這樣的結論呢?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生:課文寫了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說的話提出了懷疑,結果他做實驗證明了自己是對的。
生:伽利略做了很多試驗,結果都證明了亞里士多德的確說錯了。
師:由此可見,伽利略得出這個結論容易嗎?
生:很不容易。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對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談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此時孩子對課文的理解還比較膚淺。)
[進入新課]
結合重點段,感知人物形象
1、提出疑問不容易
師:讓我們走進課文,從字里行間去感受伽利略得出這個結論的不容易吧。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拿筆劃劃。
生:我從“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不容更改的真理”看出那時候的人都相信亞里士多德。
師:只是相信嗎?更準確點
生:信奉。
師:這兩個詞有區別嗎?相信,信奉。
生:相信只是相信,而信奉讓我覺得人們很崇敬亞里士多德。
生:信奉是非常地相信,深信。
師:分析得多好,誰能把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信任讀出來。
生讀課文。
(設計意圖:對課文的理解,不能脫離了文本,帶著對詞語的理解去讀文章,力求讀得到位,有感情,教師也應該在旁邊多做鼓勵,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自由地發揮。)
師:人們是這樣信奉亞里士多德,假如有人要說亞里士多德說的話是錯的,他們會怎么樣?
生:他們會說:“你是什么意思,難道想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師:他們只是說嗎?
生:責備。
師:責備的語氣該怎么讀?
生讀文。
師:面對人們的責備聲,伽利略是不是就認同了亞里士多德的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