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思想教育:
了解黃繼光的英雄事跡,感受他英勇獻身的精神。
知識能力:
1、正確認讀本課5個生字,掌握12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黃繼光頑強戰斗壯烈犧牲,學習英雄的優秀品質。
三、教學難點
理解黃繼光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為什么要用胸口堵住敵人的槍口。
四、教具學具準備
1、預習時,組織學生觀看電影《上甘嶺》。
2、幻燈片若干張。
3、錄音機,《歌唱祖國》錄像帶。
五、教學過程
(一)引發興趣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歌唱祖國》,一段歌詞后,讓音樂聲音逐漸變弱。
2、老師深情的說: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有多少中華好兒女,雄赳赳氣昂昂奔赴朝鮮戰場。他們用鮮血譜寫了一曲曲歌唱祖國的頌歌。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次重要的戰役,黃繼光就是在這次戰役中涌現出來的戰斗英雄。(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感受,加上老師深情的敘說,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對黃繼光的敬仰之情)
3、板書:《黃繼光》
4、今天我們帶著對英雄的崇敬,共同學習《黃繼光》一課。
(二)講授新課:
1、學生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以便對全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要求:帶著對英雄的敬仰之情來讀。)
2、再讀課文,(要求邊讀邊思考課文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3、在講故事之前,提問:要把這個故事講好,必須講清楚哪些內容?小組討論,師生交流。形成小標題總結主要內容:接受命令,奪取高地------進攻受阻,主動請戰------戰友傷亡,負傷前進------舍生忘死,堵住搶眼------激勵戰友,奪取勝利。(投影出示)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不強求答案一致,只要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出來就可以了,或是復述這個故事。)
4、學生在初步掌握黃繼光的英雄事跡的基礎上。提問:這個故事中哪些地方感動了你?(要求用課文中的有關語段來回答。)
5、適時引導交流歸納。(如課文中“要在黎明前奪下敵人的597.9 高地”“東方升起了啟明星”、等處可以感受當時形勢的嚴峻,體會到黃繼光英勇獻身的價值和意義:由“黃繼光肩傷腿上都負了傷。他用盡全身的力氣,更加頑強的向前爬,還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可以感受到黃繼光的頑強與堅毅;從“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可以感受到黃繼光的視死如歸。)
注:(學生在談感受時要結合具體的語段來談,并且在學生談了感受后,還要帶著這種感受來讀這些語段。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帶著體會讀文,用朗讀來渲染氣氛,使學生受到英雄主義精神的熏陶。)
(三)拓展性訓練:
你想對英雄黃繼光說些什么?把你想說的話寫在書上。(小組先互相說一說,在寫書。寫完后指名到臺前讀一讀。)
(四)總結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請同學們自己大聲朗讀課文,你認為最感人的部分可以反復朗讀.)
提問:今天我們應該向黃繼光學習什么?(學生自由發言,讓學生把學習課文時的感動,化做今天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自覺行動。)
六、板書設計
29、黃繼光
請戰:憤怒、堅定
戰斗:頑強、堅毅
犧牲:張開、猛撲
七、設計理念
《黃繼光》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傳統篇目。在教學中我把學習英雄的優秀品質作為重點來抓。圍繞這一重點,我首先在導入新課時,用了《歌唱祖國》的歌曲開始,并配以老師深情的導語,把學生帶到朝鮮戰場,體會為祖國而戰的境界。然后讓學生講述這個故事,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感受黃繼光的英雄事跡。在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品詞賞句,體會黃繼光的崇高精神。最后再把學生對英雄的崇敬之情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