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朗讀感悟描寫黃繼光語言動作的詞句,體會黃繼光英勇頑強的品質。
重、難點:體會黃繼光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作為教學重點。
教學過程:
一、營造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從古至今我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不勝枚舉。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人物?簡單介紹一下他的英雄事跡。”
總結歸納:“他們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為祖國、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黃繼光就是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他為了戰斗的勝利,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充分表現了志愿軍戰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的精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黃繼光的英雄事跡。
【課的第一錘就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把學生帶入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通的氛圍中,學生在課伊始就對英雄人物充滿了無限的崇敬,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為以后各環節做好了情感鋪墊。】
二、整體感知,讀中悟學。
1、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在課文中為我們介紹的黃繼光是一位怎樣的戰士?
出示:黃繼光是一位( )的戰士。
【學生自由交流,估計學生對他的評價有:勇敢、堅強、不怕死的……讓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交流讀書活動。】
三、研析設問,精讀感悟。
1、師:短短的一篇課文,讓我們讀出了那么多的內容,那么多的感受,我相信你們一定還有更濃厚的興趣再次走進英雄黃繼光,去細細地體會,慢慢地咀嚼,抓住其中讓你感受深刻的那個詞,帶著這個詞再讀課文,把感受深的地方用“——”畫出來。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然后回報交流。
a、英勇獻身
(1)黃繼光在完成任務時處境艱難,他是那樣的頑強。
讓學生抓住“匍匐→爬→站起→舉起→暈倒→又站起→撲向→堵住”等詞語,理出英雄的行動線索,黃繼光的英雄形象清楚地再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體會到英雄多么頑強,多么勇敢。
出示句子: 啊!黃繼光突然站起來了!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
(2)讀描寫敵人子彈的比喻句,并體會其作用。
小結: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連挪動都很困難的黃繼光居然站起來了。多么頑強,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動啊!
出示句子: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蛇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3)組織討論交流:究竟是什么力量讓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在讀中體會黃繼光兩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站起來,體現了他對敵人的仇恨和他同敵人拼到底的決心,達到“以讀促知,以讀促解”的目的。】
過渡:面對死亡,黃繼光毫不畏懼,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用自己的生命為這次戰斗鋪平道路。那么他在主動請戰時又是如何表現的呢?
b、主動請戰
(1)思考:“憤怒”和“堅定”在文中表達了黃繼光怎樣的思想感情?
(2)投影:比較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戰士們屢次突擊都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回來。
戰士們的突擊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回來。
(3)理解:讓祖國人民聽我們勝利的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