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教學設計
之五
張江
教學目的:
一、通過學習認識黃繼光壯烈犧牲的偉大意義,體會英雄的頑強戰斗、不怕犧牲的精神,學習英雄崇高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慨。
二、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三、理解課文中重點詞、句意思。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八━━十一段。
教學重難點:
理解黃繼光在槍林彈火中頑強戰斗的大無畏精神。給課文分段的依據,怎樣分析段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
一、揭題,簡介時代背景及人物。
1、出示課題:黃繼光。
2、介紹黃繼光。
黃繼光出生于貧民家庭,受盡階級壓迫。1950年加入民兵,第二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2年10月在上甘嶺戰役中光榮犧牲。后來,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決定給黃繼光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任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的稱號,并授予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3、介紹“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外國侵略軍屐侵朝戰爭,并妄圖以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為跳板,進而侵略中國。中國人民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組成也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950年10月25日赴朝鮮前線,和朝鮮人民并肩作戰。經過3年苦戰,打退了美國侵略者及其幫兇軍隊,追使美帝國主義簽訂也《朝鮮停戰協定》。
二、聽課文錄音朗讀,思考。
這篇課文寫黃繼光的一件什么事?
三、自學課文生字新詞。
1、字形難點:“暴”的下“水”,“規”的左“見”。
2、理解詞義。
持續:延續不斷。
黎明:天快要亮。
火力點:戰斗中火力比較集中的地方。
匍匐:爬行。
挪動:慢慢地移動。
驚天動地:形容聲音響亮或事件偉大。
四、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1、學生分自然段讀通課文。
2、想一想,每個自然段講什么內容?
五、布置作業 。
1、抄寫詞語。
2、讀熟課文,思考課后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課文講一件什么事?
2、每個自然段各講什么內容?
二講讀課文。
1、默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時候?上級下達也什么命令?
追問:你覺得任務怎樣?
2、默讀第十自然段,思考:進攻開始了,我軍遇到了什么困難?情況怎樣?
引導學生從以下兩點理解當時情況危急:
(1)我軍進攻屢次受挫。(敵人火力占兇猛地射擊)
(2)時間緊迫。(4點多、黎明)
3、在這樣緊急的情況下,哪位主要人物出現了,他做了什么?
(1)他對敵人是怎樣的?
(2)請戰時,他是怎樣的?
(3)黃繼光接受任務后是怎樣進行戰斗?
4、自學第三大段。
(1)提出自學要求:畫出這兩段文中最使你感動的句子。找出人物的動作、神態等詞語。
(2)組織討論句子。
“前進,前進!還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這里的數字和省略號有什么用?)
“啊!黃繼光站起來了!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
(思考:黃繼光在什么情況下站起來?找出說明已身負重傷的詞句,分析黃繼光站起來的困難。)
“只見黃繼光又站起來了!”(傷得那么重,暈倒了!可他心中有個什么信念呢?)
(3)小結:這段主要寫了黃繼光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頑強作戰。
(4)指導朗讀并試著背誦這一大段。
5、黃繼光犧牲后,戰斗是怎樣的?
(1)戰士們怎樣做?理解“驚天動地”。
(2)結果?
(3)小結:黃繼光用自己的犧牲換取戰斗的勝利。
三、總結:
1、齊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什么?表現了什么?
2、總結學習方法:找出重點語句理解。
四、作業 。
1、完成課后練習題。
2、背誦課文八━━十一自然段。
板書設計 :
7、黃繼光
接到命令進攻受阻 主動請戰頑強戰斗 英勇獻身占領高地 消滅敵人
記敘 起因 經過 結果 按事情發展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