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沒有規則》教學紀實與點評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2002年2月23日,在北京動物園里,發生一件慘不忍睹的悲慘事件。一個名叫劉海洋的清華大學四年級的學生,惡作劇地把硫酸當作飲料喂給了黑熊,一瞬間,可憐的黑熊倒在地上,一邊翻滾著,一邊發出悲慘的叫聲。等公園的管理人員趕到時,已經有五只黑熊被硫酸燒得面目全非,其中一只雙目失明、危在旦夕……聽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生1:聽完這個故事,我非常氣憤,那個大學生太可恨了。
生2:我覺得這個人真缺德,一點愛心也沒有。
生3:黑熊真無辜。
師: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悲劇?
生:那個大學生沒有遵守公園的規則。
師:是啊,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如果不遵守規則就會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電視節目和一些數據,想知道是什么嗎?那就仔細的看看吧。
(出示多媒體課件)
(1)由于不遵守交通規則2005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傷;
(2)由于游人不遵守動物園管理規則亂投喂食物,致使動物死亡;
(3)由于有些工廠不遵守環境保護規則隨意向江河排放有毒污水,致使部份魚類無法生存……
師:聽到這些情況,你們有什么感想。
生1:如果沒有規則社會就亂了。
生2:生活中有規則其實很重要。
生3:我們每個人都要自覺遵守規則。
[學生對規則的理解并不很深刻,如果僅從字面上理解,會僅僅流于形式,所以李老師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有所感悟,很自然地理解了課題。為難點的突破奠定了基礎。]
二、借助課題 初讀課文
師:是啊!如果我們不遵守規則,后果是的多么可怕。今天的課文給大家帶來了幾個生活當中常見的“規則”,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課文,邊讀也思考,你們認為“規則”是什么?并做好標注。
生自讀課文。
全班交流:規則是什么?
生:規定、要求、大家必須做的。
師:剛才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想法,想不想知道課文里告訴我們的規則是什么?
[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應從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入手。教學過程中,李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學生從讀中感悟,發現問題,這一點對高年級學生尤為重要。]
三、再讀詩歌,學習生字。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詩歌,可以大聲朗讀、小聲地讀,也可以默讀,遇到生字多讀兩遍,用喜歡的方式學會它。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的學習勁頭很高,掌握的識字方法真不少,真令老師佩服。教師想檢查一下你們的學習效果好嗎?
大屏幕出示生詞:投喂、狗熊、餅干、糖果、快捷、
垃圾、明明白白、滿不在乎、瞪眼
師:哪位同學能勇敢地站到前面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讀字詞?
(一名學生當小老師到前面領讀。教師隨機指導學生識記字音字形,理解字義)
師:老師這有這樣幾個字說說看你有什么好方法識記
大屏幕出示:“餅” “喂” “瞪”
生1:我用換偏旁的方法來記“餅”,把“拼”的提手旁換成食字旁。
生2: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記“喂”,“畏”字加口字旁。
生3:“瞪”是形聲字,與眼睛有關“目”加“登”。
師:說得真好,你知道“垃圾”這個詞是什么詞嗎?
生:表示事物名稱的詞。
師:你知道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連綿詞,它們的字形、字音相近,一個詞的兩部分一般不能分開解釋。你能不能試著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