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里的五角星》教學實錄
1、尋找這個極具創造力的世界名人
。▽W生們在搜索引擎中鍵入“蘋果里的五角星”,回車后,很容易找到世界第一個發現這個五角星的人,孩子們非常高興,他們知道這個人是美國迪·恩·帕金斯的兒子。此時我問:“你知道他的兒子叫什么的嗎?”學生繼續上網查找結果沒有找到答案。雖然沒有找到,但孩子們仍然是高興的,因為他們已經在前面的閱讀欣賞中領略到這個孩子的創造力)
2、探索一般人為什么不攔腰切?
通過學生反復的研究與不斷的切蘋果觀察思考,孩子們有著下面的說法:
生1:不攔腰切好看。我們把從頂端切到底部的蘋果放在盤子里,就比攔腰切的蘋果美觀。
生2:不攔腰切能體現公平。如果幾個人來平均分一個蘋果,因為蘋果不是一個圓柱體,攔腰切可以一眼看出大小,誰愿意吃小的,誰好意思直接拿大的吃,而一般切法切出的蘋果大小往往一樣,不存在公平的問題。
生3:不攔腰切也是一種習慣,人們習慣了,也感覺到這種方法順手。
生4:人們不會想到切蘋果還會有什么創造,怎么方便怎么切。
師:(此時的我坐不住了,我的靈感來了,我大聲說)親愛地同學們,太感謝你們了!我聽出來了,因為好看、美觀,人們發現不到丑拙之中也有美;因為公平,人們少了發現;因為習慣,人們缺少了思考,少了創造發明……我被你們創造性的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感動了。我想請你們根據自己的發現的喜悅之情,用你特殊的那份感情,重讀這篇文章。
[這是本課之中學生自己敲的最響的鑼聲,是震耳欲聾的鑼聲。在學生重讀之中,孩子們陶醉的時刻,80分鐘的鈴聲響了,我沒有說話,悄悄地離開教室,這是一節沒有再見的課堂,在回辦公室的路上,孩子們那高聲誦讀沒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