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案
②這個問題解決了,(課件回歸)下面的問題是伽利略又是怎么做的呢?
學生說,讀文中的句子。
出示:
伽利略帶著這個疑問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說錯了。
指讀,你想怎么讀就怎么讀?你讀出了什么?(讓學生讀完后接著結合自己的朗讀談體會。用抓重點詞語的方法談一談你的感受。)
同學們都知道“反復”和“重復”是一組反義詞,(課件出示兩個詞語),其中的“復”字都有“許多次”的意思。那“反復做試驗”是不是就是“重復”做試驗?
“重復做試驗”會是怎么做?(“重復”做試驗也就是說試驗時鐵球的重量、高度每次都一樣,沒有變化。)
那“反復”做試驗呢?想像一下,伽利略做試驗時的情景:(不同重量的鐵球反復做。)學生說:球重不同,高度也不同,每次試驗都不一樣。這叫做反復。為什么要反復做呢?你體會到什么?學生回答,老師板書:實事求是
是呀,通過反復試驗,伽利略終于得出了自己的結論。誰來讀?指名讀1——2人,(注意指導朗讀“反復、許多次”),同學們一起讀。
③人們的反映
讀到這里,伽利略這種科學的態度在當時人們能理解他嗎?人們什么態度?不理解,人們是嘲笑、譏諷,從哪里看出來的?找到文章中人們說的兩句話,讀一讀,出示兩句話。想想當時的情景,你想怎么讀?
指名讀人們的話。你認為應該怎么讀?師引“有的說——”,學生直接讀人們的話。
只有這兩個人在說嗎?想一想,還有人在說什么?生想想補充。
師補充故事:試驗前,他的創見遭到了比薩大學許多教授們的強烈反對,他們譏笑著說:“除了傻瓜外,沒有人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顆炮彈能以同樣的速度通過空間下降。”他們甚至還商量好了到時候一起讓伽利略在眾人面前丟臉。
人們的反映告訴了我們什么?(權威不容質疑,信奉)面對人們的態度,假如你就是伽利略,你會怎么想?你猶豫了嗎?你退縮了嗎?教師現場采訪。
伽利略的表現又讓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堅持真理
(回歸問題課件)
④多么不屈的伽利略,多么執著的伽利略!頂著巨大的壓力,試驗開始了。試驗的結果到底怎樣呢?出示,指讀:
伽利略在斜塔上出現了。他右手拿著一個10磅重的鐵球,左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鐵球。兩個鐵球同時脫手,從空中落下來。一會兒,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因為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正跟伽利略說的一個樣。
指名讀。(1人)人們驚訝了!他們信奉了兩千多年的結論竟然是錯誤的!多么不可想象!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吧!一起讀。
⑤伽利略說:“追求科學需要特殊的勇氣。”(出示伽利略說的話)這種“特殊的勇氣”是什么?(2——3人說)說得好!這正是他追求科學,崇尚真理的原因!
他要告訴人們事實真相——生齊讀:
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
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
他就是要告訴人們科學真理——生齊讀:
這個時候,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師:經過了兩千多年,絕對權威的結論被年輕的伽利略用事實證明了,這對人類來說是多么巨大的貢獻!這其中,為了追求真理,伽利略又付出了多少艱辛和代價!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