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參第五單元
2.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圖片、課件。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操作要點〕
1.創設情境,引出話題。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或掛圖,呈現幾組需要安慰的畫面,如,同學生病了、考試失利的、家里發生變故的……然后引出話題。
2.閱讀教科書,弄懂交際的內容與要求。
⑴可以指名讀或自由讀一讀教科書內容,看一看有幾層意思,可以引導學生概括地說一說。
⑵弄懂題意后,教師可以先進行一次示范練習,尤其是要學生注意安慰時的態度要真誠,語氣要有分寸。
3.即興表演,自由練說。
⑴自主尋找合作伙伴。
⑵確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⑶分角色練習,小組內表演。
4.交流匯報,集體評議。
⑴教師在參與學生練習時要清楚每組所選的話題,以便有的放矢地指名表演,評價。
⑵評議時要肯定優點,提出不足,要從內容、表達的態度、語言的表達幾方面去評價。
5.教師要采用一定的鼓勵手段。
6.進行總結。
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候
教材說明
這次習作是一次聯想作文,根據《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內容,讓學生展開豐富的、合情合理的想象,以“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候”為題目寫一個故事,習作提示第一段已指出要從奶奶的慈愛、對女孩的關愛、給女孩的溫暖等方面來描述她們在一起的情形,同時也要考慮到她們家貧困的生活條件。這就要求學生要細讀原文,認真體會。同時想象要合情理,不能不著邊際。
同時,鼓勵每個學生在寫的時候要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想象。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展開聯想,寫出小女孩生前和奶奶在一起的情形,要合情合理,培養聯想能力。
2.要把故事寫完整、具體。
〔教學重點、難點〕
1.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情理的想象。
2.把文章寫完整、具體。
〔教學準備〕
掛圖、課件。
〔教學時間〕
建議本次習作為3課時。
〔操作要點〕
1.出示題目,直接導入。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閱讀教材,初步明確習作要求,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提煉出習作要求中的幾個方面,進一步明確要求。
⑴解題:這是一次命題習作,題目從時間和人物上作了限定。
⑵要求:想象作文,要根據課文展開合情合理的想象。
⑶范圍:在貧困的生活條件下,奶奶十分關愛小女孩,給她溫暖,給她幸福。
2.閱讀原文,引發想象。
為了使學生進入情境、想象合理,教師一定要帶領學生再一次品讀,析讀課文,從字里行間尋找小女孩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情景和她對奶奶的情意。
3.先說后寫。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說一說、議一議、評一評,老師要及時參與指導,引導學生進行合情理的想象;然后選部分同學在全班先說一說,再集體評議。評議時,注意想象的合理性和故事的完整。在敘述時候可以用第三人稱,也可以采取小女孩自述的形式,因為題目是“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候”,所以可以是第一人稱。當說得比較成形后再讓學生動筆寫,又改一改,評一評。
語文七色光 五
教材說明
本次“語文七色光”由四項語文實踐活動構成。第一項為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內容為近義詞和反義詞語的練習。練習本身難度不大,重在擴展延伸,補充一定的練習,如本單元或本單元前學過的一些詞語。第二項為“日積月累”,內容是與同情弱小相關的詞語、句子積累,第1題是兩組感情色彩相反的四字詞語。第2題是名言警句,前兩個盡量讓學生背誦下來,第3個只理解即可以,如果學生能背誦原詩全文應加以鼓勵。第三項為“知識窗”,是讓學生了解安徒生及其部分作品的,可以讓學生搜集更多的與安徒生有關的資料,也可以讓學生找來作品讀一讀。第四項屬于語文實踐活動,可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內容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