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參第五單元
⑥體會作者把現實的痛苦與想象中的幸福結合在一起寫、從而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現實苦難的深刻認識的寫法,進而引導學生總結出讀了這些內容的體會。
2.積累內化。
⑴自選詞語,由學生獨立完成。
⑵完成課后練習。
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摘錄自己喜歡的語句或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識字寫字。
⑴認讀生字。
在課文中標出含有生字的詞語或句子,利用工具書或結合上下文來弄懂生字詞。并注意生字的正確讀音。
⑵指導書寫生字。
①“灌”字筆畫繁多,教師要重點指導,并強調這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
②“商”字框內是“八”和“口”,不是“古”字。
③“福”字強調左半部分是“礻”部,而不是“衤”部。
④出示形近字,幫助學生在字形辨析中識學生字。
如:烤———拷 焰———陷 堵———賭 披———坡 摟———樓
4.練習。
課后請學生再找幾篇安徒生的童話來讀一讀,并與同學交流交流,或寫一篇讀后感。
資料
〔安徒生(1805-1875)〕19世紀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全名為漢斯•赫里斯蒂安•安徒生,出生在丹麥中部奧登塞鎮的一個鞋匠家里。他少年喪父,靠母親替別人洗衣服維持生活。但是,貧困的生活并沒有嚇倒年少志高的安徒生。14歲時,他離開了家鄉,到哥本哈根自尋出路。后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得到一份獎學金,17歲正式上學。同年發表了詩作《阿爾芙索爾》,從此走上文學創作道路。
安徒生一生創作了160多篇童話故事。他的作品想象豐富,情節生動,語言樸素。著名的作品有《柳樹下的夢》《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衣》《丑小鴨》等。
10 古代詩歌三首
賣炭翁(節選)
教材說明
〔解題〕
《賣炭翁》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新樂府詩。
全詩較長,本課只選取前8句。后面的內容是: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下邽(今陜西渭南縣)人。德宗貞元十五年中進士,曾作過翰林學士、左拾遺等官。白居易生活的時代,是唐王朝封建統治日趨沒落,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的時代,白居易大膽揭露與批判社會現實,把現實主義詩歌創作推向高潮。現存白居易詩2806首,共集有75卷,是唐代詩人中存詩最多的。他的詩分四類: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和雜律詩。《賣炭翁》屬于諷喻詩類。
中唐統治者,在剝削掠奪人民的做法上有許多“獨創”,宮市制度便是其中之一。統治者派出宦官,用極少的代價甚至不用代價到市場上去強奪民財,美其名曰“宮市”。這種“宮市”引起了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也引起一些封建士大夫的抗議。白居易在《賣炭翁》中,通過一個賣炭老漢的遭遇,以及賣炭翁與宮使的矛盾,揭露了“宮市”的本質是掠奪,給人民造成極大的痛苦,鞭撻了統治者對勞動人民的殘酷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