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及語文教學計劃3
3.指派小組上來表演,其他的評議,一起導演這個故事。
4.學生再以小組為單位演一演。
5.再指派小組上來表演,其他的評議,和前面一次的表演做對比,強調導演的重要性。
板書設計
19 一只鹿和一千條鱷魚
1、”得了吧!”
2、看來,這條小河、對吧?
3、你數吧!
教學反思
本文內容淺顯,意思簡單,主旨明確,所以不必過多的分析講解。鹿的聰明和鱷魚的愚蠢大都是通過對話體現的,對話語言豐富,富有情感,可讀性強。所以把教學重點放在朗讀上,加強指導,揣摩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的情感和說話的語氣。
課題 20 印度王公的大米 課時 第一課時(5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講一講這個故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講一講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同學們,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聰明的孫臏、機智果斷的船長、機靈的小鹿,這節課,我們要到印度去認識一個聰明的小姑娘。(教師板書課題)
2.指導學生讀好題目。
3.教師導入新課:作者圍繞印度王公的大米,寫了這個聰明的印度小姑娘的什么事情呢?請大家自讀課文。
(鞏固舊知,教師指導題目,導入新課,使學生指導課文講的是一個聰明的小姑娘的故事,激發學生讀文的興趣。
二、自讀,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學生對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讀一讀,教師強調要點。
字音:“嬋”“匙”“傻”是卷舌音,“賜”“倉”是平舌音。“湯”是后鼻音。
字形:“染”字的“九”不能多一點,寫成“丸”;“填”字的“真”里面有三橫。
(2)再讀課文,鞏固認讀。
四、課堂小結
1)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學生按要求讀課文。
4.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學生熟讀課文,復述故事
板書設計
印度王公的大米 教學反思
課題 20 印度王公的大米 課時 第二課時(54)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體會嬋德拉的善良和機智。
2.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故事講一講。
教學重點難點 1.繼續學習課文,體會嬋德拉的善良和機智。
2.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故事講一講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鞏固生字,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讀一讀。
2.聽寫
允許湯匙填滿承諾耕作嘲笑撫慰
3.師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節課,我們來認識這位聰明的姑娘嬋德拉,知道她是怎么幫助村民要回曾經耕作過的土地。
二、研讀課文,體會嬋德拉的善良和機智。
1.教師導讀:嬋德拉是個聰明的姑娘,課文列舉了一個什么事例?
3.教師: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嬋德拉運用的是什么數學知識?(引導學生結合文中對仆人們在棋盤格子里放米的經過,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