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及語文教學計劃3
4.教師導讀:按這樣的放米方式,當放到最后一個格子的時候,嬋德拉能夠拿走王公多少米呢?(指名找出嬋德拉說的話來解答)
“假如算到棋盤最后一格,全印度的土地都會被這些米埋到膝蓋那么深。”
(1)教師拿出棋盤:同學們,你們想象過在這個棋盤的格子上放米,能放這么多米嗎?(沒有)是呀,誰也不會想到,王公沒有想到,村民們也沒有想到。
(4)教師小結(jié):是呀,大家都認為姑娘很傻,其實只有小姑娘是最聰明的。她用自己的聰明不僅把王公的大米全運走了,還幫助村民拿回了曾經(jīng)耕作的土地。
5.教師引導學生想象:你想對嬋德拉說什么?(表達自己對她的敬佩和贊嘆)
6.教師:通過剛才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入了解,我們體會到了嬋德拉的聰明。你覺得嬋德拉還是個怎樣的姑娘呢?
三、總結(jié)全文,教育學生
四、課堂小結(jié):
教師:同學們,聰明的人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他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積累。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指名反饋。(嬋德拉幫助王公治好了大象的病。王公要給她報酬,嬋德拉運用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幫助村民拿回了自己曾經(jīng)耕作的土地)
2)引導學生找找當大家聽到姑娘提出的報酬時的反應(yīng)。(學生找出后,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村民們聽了直搖頭。”
“王公則暗自高興。”
(3)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此時村民們會想什么?議論什么呢?此時的王公心里是怎么想的?
學生自由反饋,教師引導學生品文中有關(guān)的句子。
嬋德拉還是個的姑娘。(善良、喜歡大象、喜歡數(shù)學、觀察仔細、一絲不茍)
1.引導學生說一說這個故事。
2.指名反饋: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善良、觀察仔細、一絲不茍、善于思考、肯動腦筋
板書設(shè)計
20 印度王公的大米
嬋德拉聰明、善良
教學反思
課文的主旨是表現(xiàn)嬋徳拉的聰明和善良。如何去感悟,做導入情入境?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讓學生在估算、演算的實踐中親身去感悟數(shù)字之巨大。2、從大米的計量單位,體會到米量在成倍的增長。3、從村民、仆人及王公的先后表情對比中體會嬋德拉的聰明。
課題 語文樂園五 課時 第一課時(55)
教學目標 鞏固復(fù)習學過的生字新詞,積累“胸有成竹”等成語,正確使用“雖然……但是……”“即使……也……”“如果……就……”等關(guān)聯(lián)詞語。
閱讀短文《聰明的牧童》
教學重點難點 完成語海拾貝以及閱讀欣賞的教學。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有趣的漢字
1.教師引導學生認讀課文中的漢字。
2.教師出示漢子卡片,學生讀,檢查學生認讀的情況。教師強調(diào):除了“領(lǐng)”“鄰”是前鼻音,其他的都是后“鼻音”
5.教師再讀這些生字,并進行組詞練習。
二、詞語超市
2.教師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教師強調(diào)部分字的讀音。
3.教師再出示詞語卡片,學生一起讀。
4.引導學生理解這些成語的意思,并說說這些成語主要是描寫哪方面的。(人物神態(tài)、人物情
三、選詞填空
1.教師出示文中的三組詞語。(“雖然……但是……”“即使……也……”“如果……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