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變換整理和復習
第一單元 圖形的變換
單元分析:
本單元教材注意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 加強了直觀教學圖形的特征,并設計了大量的活動, 幫助學生理解圖 形的性質和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單元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征和性質,能 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 把簡單圖形旋轉 90 度。
3、初步學會運用對稱、平移和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進 一步增強空間觀念。 4、在上述活動中,欣賞圖形變換所創造出的美,進一步感受對稱、 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單元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性質和特征。
(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性和性質。 難點:
(1)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 90 度。
課時分配:
軸對稱-------1 課時
欣賞設計------1 課時
旋轉---------1 課時
整理復習-------1 課時 日期: 日期
軸對稱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感受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2、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基本性質。
3、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探索與實踐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
2、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基本性質。
教學準備: 主題圖課件、其他有關軸對稱的圖片或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呈現現實生活中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設計出的許多美麗的事物或圖案。(仔細觀察美麗的對稱圖案)
2、引導:大家仔細觀察這些漂亮的圖案,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特征? (獨立思考,集體交流:這些圖案有的是通過對稱得到的;還有的是通過平移和旋轉得到的)
3、過渡:對于這些類型的圖形,大家以前也有些接觸,現在我們再來深入學習這些圖形有什么特征。這一單元分別介紹(板書) :圖形的軸對稱、旋轉、平移。 今天我們主要學習圖形的軸對稱。
二、探究交流,解決問題。
1、復習舊知。
(1)大家自己動手畫出教材第 3 頁例 1 上面圖形的對稱軸。知道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提示畫法,同時復習軸對稱圖形的有關知識。
(2)說一說,你還見過那些周堆成圖形? (集體交流,列舉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如:飛機、自行車、臉譜、t 恤衫 以及一些植物等)
3、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
(1) 大家觀察例 1 圖中的 “松樹” 圖案, 有沒有發現什么特征?先自己找一找, 再小組內討論。 (觀察例圖,先自己找,再小組交流,匯報:如果沿虛線折疊,兩個“松樹”兩 邊將完全重合)
(2)它的對稱軸在哪里? (發現圖中的虛線就是它的對稱軸)
(3)大家再看一看, “小草”圖案有什么特征?(及時表揚學生對軸對稱的知識 掌握的不錯)
(4)引出圖形成軸對稱的概念,引導學生整體概括軸對稱的特征。
3、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基本性質。 引導學生分別觀察“松樹”這個軸對稱圖形和成軸對稱的兩個“小草”圖案的各 個對應點(a 和 a’、b 和 b’、c 和 c’)與對稱軸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