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的大小——摸球游戲》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整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口,是在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分數的意義的理解和已有生活經驗的前提下分析,為了讓學生體驗客觀事件發生存在著可能性的大小,我充分給予學生討論學習的空間,給他們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來體驗“猜測與驗證”的過程,感受到事件發生結果的確定性,“一定能”出現的現象用“可能性是1”的數據來表示;“不可能”出現的現象用“可能性是0”的數據來表示,可能會出現的現象用分數來表示。]
1、 活動三:自由想像放球的個數,探討從盒子里任意摸出黃球的可能性是幾之幾?
師:從盒子里任意摸出一個黃球的可能性除了用“1/2、7/8、1/8”的分數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外,你還可以怎么樣放球,表示從盒子里任意摸出一個黃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②信封,小組討論和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思維發展的自由空間,他們想怎么放就怎么放,一邊放,一邊說出摸出黃球的可能性,既對新知識的加以鞏固,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結:
師:通過剛才的活動和探討中,我們了解到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什么數來表示?
生:分數。
師:還有嗎?
師:表示一定能發生的事情用“可能性是1”來表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用“可能性是0”來表示。
三、鞏固練習。
1、回到引題故事,問大臣的命運會如何?
師:到了第二天,大臣的命運會如何呢?請聽。
(故事錄音)
就在這個時候,他的一個朋友告訴他,說有人趁法官司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地把其中“生”的字條改成了“死”,你們猜一猜他明天的命運會如何呢?
師;現在大臣生的可能性又是多少?
生:大臣生的可能性是0。
師:生的可能性是0, 那么死的可能性是多大呢?
生:大臣死的可能性是1。
師:你是怎樣想的?
師:我們繼續來聽一聽,大臣是否真的死了?
(故事錄音)
他經過了一個晚上的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到了第二天,他來到抽簽現場,他明知道是兩張都是死,他從中抽一張,然后在嘴中念念有詞說:“小紙條呀,小紙條,我的命運都記托在你身上了!讓我們同生共死吧!”說完,就把紙條吃到了肚子里面了。這時候大法官可著急了,說:“那可怎么辦呀?”其他的官員說:“我們可以看看另一張紙條就知道,他抽的是哪一張了!”最后終于重獲自由了。
師:大臣終于還是重獲了自由。
[設計意圖:是前面故事的延續,形成一條教學主線,“生死”簽的改變等同黃白球的變化引起可能性大小的變化,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2、選擇合適的數填在括號內,表示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1)公雞生蛋的可能性是()。
(2)從4枝藍鉛筆中隨意摸出1枝,摸出紅鉛筆的可能性是( )。摸出藍鉛筆的可能性是()。
(3)一個盒子里裝有3個紅球,7個白球,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
(4)標有1-10的小球放在一個小袋里,抽到偶數的可能性是( ),抽到小于3有可能性是()。
[設計意圖:是選擇性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鞏固用不同的數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根據可能性的大小,猜一猜遮住部分有幾個球?
[設計意圖:是通過“猜一猜”的游戲形式,發展學生的逆向思維,對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