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說課稿
各位專家、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今天我要說課的課題是《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說教材
教材的結構與地位:
本節內容是北師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可能性的大小》中的一節,是小學階段學習可能性的最后一個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了“用‘一定’、‘經常’、‘偶爾’、‘不可能’等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列出簡單事件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等可能性;游戲規則公平”等內容。因此,將可能性大小的描述性語言轉化為“數”來表示,對培養學生的數感,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有很大幫助。
數學思想、方法分析:
用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在游戲公平的教學中,學生已經有初步的體念,能用分數表示一些簡單的可能性事件,因此,在本節課中,我力圖使學生理解到為什么要用數表示,用哪個數表示,為什么要用這個數表示。
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識結構,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實驗操作,進一步認識客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在學習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思考的嚴謹性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教學重、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用分數表示客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將“不可能”、“可能”、“一定能”的描述性語言轉化為數據表示。
二、說教學方法:
由于概率本身的抽象性,學生在理解這部分知識時有較大的難度。為讓學生能較輕松地學習掌握本單元的知識,在教學設計中盡可能安排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旨在通過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識,并會將這一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在教學方法上本節課采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借助撲克牌,利用撲克牌的點數和花色,以實例為背景,使學生體會到用數來表示“不可能”、“可能”和“一定能”等客觀事件的簡潔和準確。幫助學生完善新知的建構,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方式啟發學生,以生動的實例吸引和鼓勵學生,在整個教學中采取情景教學法
三、說學法指導: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及學生的心理特征,在學法上,引導學生采取自主探索與互相交流相結合的方法,讓每一位學生參與研究,最終學會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玩過撲克牌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游戲,想不想玩?
[激發學生興趣。]
課件出示:
游戲規則
1. 男女生各選一個代表。從1(a當成1),2,3,……8 這八張撲克中抽牌,抽出第一張撲克,將數字寫在十位或個位上,(選定不能更改)再抽第二個數字。
2. 組成一個兩位數,組成的數大的一方獲勝。
[1. 通過男女生對抗游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2. 體會到等可能性的應用,喚醒學生舊知;
3. 在游戲中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
師:玩了這個游戲,你有什么想法?
生:有訣竅。第一次摸到較大的數(像5、6、7、8),應該在十位;摸到較小的數就放在個位,這樣獲勝的的可能性要大些。
[進一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師:看來這個游戲還有訣竅,我也想來試一試。老師來一次,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