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27.45+17.55 =3×15
=45(m) =45(m)
教師:兩種方法的最后結果都一樣,說明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下面請大家再仔細觀察這兩種算法,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獨立觀察后小組交流,再組織匯報。
教師:為什么?
教師:有道理。還有其他想法嗎?
教師:為什么這樣認為?
引導學生說出:因為第1種解法是兩個小數分別和15相乘,再把兩次的積加起來,第2種解法就是先把這兩個小數加起來再和15相乘,這跟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的乘法分配律是一樣的。
教師:說得好。那由此你還會想到什么?
教師:想得非常好。的確,我們以前學過的運算律和性質在小數運算中也同樣適用。在小數運算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簡便計算。
2.鞏固
(1)完成例2后面的試一試兩題。
2.5×0.89×0.45.8×10.1
教師:這兩道題能夠進行簡便計算嗎?
教師:那你準備怎樣進行簡便計算?
教師:為什么要這樣變?
教師:那第2題該怎樣簡便計算?
教師:請大家用簡便方法完成這兩道題的計算。
學生獨立將這兩道題計算出結果后集體訂正。
(2)練習十六第7題,在里填數,在里填上運算符號。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填。
(3)完成課堂活動第2題。
先讓學生說說這些題目能進行簡便計算嗎,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最后訂正,訂正時重點讓學生說說是怎樣進行簡便計算的。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數學內容?你都有些什么收獲?
學生回答略。
四、 課堂作業
練習十六第6,8,9題。
(本案例由徐君誼提供)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教學片斷)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情景圖)
教師:該怎樣計算需要用布多少米?
學生討論后組織匯報。
學生1:我先算15件上衣共用多少米布,1.83×15=27.45(m);再算15條褲子共用多少米布,1.17×15=17.55(m);最后把上衣共用的布和褲子共用的布合起來,27.45+17.55=45(m),就是一共需要的布。(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出3個算式)
教師:你是先把上衣和褲子的布料分開算,再合起來,我們把它稱作解法(1)。大家能把他這種想法寫成綜合算式嗎?
學生獨立寫出綜合算式后匯報:
解法(1):1.83×15+1.17×15
=27.45+17.55
=45(m)
教師:還有其他解法嗎?
教師:你的這種想法非常好,我們把它稱作解法(2),你能把這種想法寫成綜合算式嗎?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解法(2)的綜合算式。
解法(2):(1.83+1.17)×15
=3×15
=45(m)
教師: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兩種解法的綜合算式。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小組交流后組織匯報。
教師:對。因此我們可以這樣寫: 1.83×15+1.17×15=(1.83+1.17)×15。
教師:大家再仔細觀察這個等式,你又發現了什么?
教師:你為什么這樣認為?
教師:有道理。比較這兩種解法,哪種解法比較簡便?
教師:從這道題我們看出乘法分配律在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中也同樣適用。那你還想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