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根據學生的回答補充板書:
(3)平均每天鋪設多少米? 182.4÷12=15.2(天)
教師:問題解決了,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引導學生說出:先弄清題意,然后找出主要數量關系和與主要數量關系有關的數量關系,最后列算式解決。
教師:下面我們來比較我們解決的這兩道題的數量關系,你有什么發現?
多媒體課件顯示:
第1題第2題
鋪設管道總米數÷鋪設天數=平均每天鋪設米數
引導學生說出前一題中的兩個條件是直接告訴的,而后一題中要先求出這兩個條件,才能解答出平均每天鋪設米數。
教師:這樣經過對比,我們就知道今天我們說的解決的問題比原來要比較復雜一些的意思了,復雜在哪兒呢?復雜在要先求出需要的條件,再來求題中的問題。這樣的題同學們能解決嗎?
得到學生肯定的答復后,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練習十三第4題,然后在小組交流,最后抽學生匯報。要求學生重點匯報下面幾個問題。
1. 題中的關系主要數量關系是什么?總價÷件數=每套童裝的單價
2. 哪些條件是知道的?哪些條件不知道?應該怎樣解?
總價知道,件數不知道,應該先算出件數,再算每套童裝的單價。
3.匯報自己的解答過程。(略)
解決問題(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65頁例3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能從多種角度分析并解答3步計算的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感受小數除法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從中獲得應用價值。
3.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
視頻展示臺、多媒體課件,給每組學生準備一份少兒報刊價格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會解答3步計算的求平均數的問題,下面請同學們解答這樣一道題。
多媒體課件顯示:第64頁第6題。
學生解答后,抽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并要求學生匯報自己的分析過程。隨學生的匯報歸納出這道題主要的數量關系是“上調的工資總數÷年數=平均每年上調的工資數”,并隨學生的回答分析出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是: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用同學們掌握的這些分析方法來繼續研究怎樣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3
教師:下面我們來探討這樣一個問題。
多媒體課件顯示例3。
教師:這個情景圖敘述了一件什么事?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要求哪些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菜攤條件問題
叔叔的菜攤27元賣6kg蘑菇
阿姨的菜攤52元賣12kg蘑菇哪個菜攤更優惠? 教師:要求哪個菜攤更優惠,這是我們在學習簡單問題時哪方面的問 題?根據你已有的經驗,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讓學生理解求哪個菜攤更優惠,這是兩個菜攤的價格進行比較的問題。根據已有經驗,要先算出兩個菜攤同樣重的菜的價格,再進行比較。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先算出兩個菜攤同樣重的菜的價格,再進行比較。
教師:現在的問題是兩個菜攤的菜是同樣多的嗎?
教師:用多少千克的蘑菇價格來比較方便一些呢?
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可用每千克的蘑菇價格來比較,也可以用6kg的蘑菇價格來比較,還可以用12kg的蘑菇價格來比較。
教師:為什么選擇這些千克數來比較呢?
學生討論后回答:用每千克的蘑菇價格來比較,這是比較兩個數量多少最常用的方法;由于題中一個菜攤的蘑菇是6kg,另一個是12kg,12kg剛好是6kg的2倍,所以在這道題中,選擇6kg和12kg的蘑菇來比較都很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