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預設1:學生對用四舍五入法來取這道題的商的近似值有不同意見。
教師:贊成用四舍五入法來求商的近似值的同學請舉手,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抽一名贊成用四舍五入法的學生來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教師暫時不發表意見。
教師:有沒有不贊成用四舍五入法的同學,誰來當代表說一說你的想法?
主要讓學生說出計算結果是27.44,說明這3430箱貨物要裝的車比27輛多一些,如果將多的0.44舍去的話,那么剩下沒裝完的貨物就沒有地方裝,我們也就不能完成裝3430箱貨物的要求,所以剩下的部分也要用1輛車來裝。
學生回答完后,教師再發表自己的意見,并介紹進一法。
預設2:學生都贊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師:看來同學都同意用四舍五入法來處理這道題的得數,現在老師也想參與到你們的討論中,行嗎?
教師:既然你們都贊成用四舍五入法來處理這道題的得數,那么誰能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的結果是27.44,說明這3430箱貨物要裝的車比27輛多一些,如果將多的0.44舍去的話,那么剩下的部分我們裝到哪里?只裝27輛,我們能完成裝3430箱貨物的要求嗎?
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不難發現,如果將剩下的舍去的話,車里裝的就不是3430箱貨物,而是比3430箱少一些,這樣不符合題意,所以用四舍五入法來處理這道題的得數并不合適。應該探索新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教師繼續追問:既然我們不能將剩下的貨物舍去,那你們認為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通過教師剛才的引導說出:剩下的貨物也要用1輛車來裝,這樣才能將3430箱貨物全部裝完,所以3430÷125≈28(輛)。(根據學生的回答修改板書得數)
教師:對了,在生活中遇到這種剩下的不足1份又不能舍去的情況時,我們不論要保留的數位后一位上的數是幾,都要往前一位進一,這就是“進一法”。第2個問題也解決了,現在我們來解決第3個問題:生活中的進一法用得多嗎?下面誰來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情況會用到進一法?
學生自由說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說得有理都給予肯定。
教師小結: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但在特殊情況下,我們也要根據實際情況用進一法或其他方法取商的近似值,生活中的特殊情況要特殊處理。從實際出發解決問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指導學生完成第63頁練習十三第1~3題。
第3題要求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處理得數的,為什么要把尾數都去掉。
2.教學例2
多媒體課件顯示:工人叔叔鋪一條182.4m長的天然氣管道,一共鋪了12天,平均每天鋪多少米?
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的數量關系是“鋪設管道的總米數÷鋪設的天數=平均每天鋪設的米數”,并要求學生計算出結果。
多媒體課件在上題的下面對比出現例2。
教師:這兒也是鋪管道的問題,和前一道題比,有哪些不一樣呢?
讓學生理解和上一題比,鋪設的總米數和鋪設的天數都不知道。
教師:你知道這道題應該怎樣解嗎?
引導學生說出先算出鋪設的總米數和鋪設的天數,再求平均每天鋪設的米數的解題策略。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
教師:能算出鋪設的總米數和鋪設的天數嗎?(學生回答略)請同學們按剛才分析的方法先算出鋪設的總米數和鋪設的天數,再算出平均每天鋪設的米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