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說課稿
4、 注重現代教學技術和直觀教具的使用。老師準備教學電腦課件。學生每人幾張數字卡片,每小組一張小數點位置移動變化情況表格。
三、教學程序的設計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環節;1創設情景,激趣引入,明確目標――2操作感知,探究規律--3多層訓練,鞏固規律――4總結知識,自我評價等。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明確目標。
首先,我要學生先看一個小數點移動的動畫。
(設計意圖:小孩子好動,喜歡動畫,這一環節設計能有效地把學生的精神集中起來,并通過動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小數點位置的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為探索有什么變化規律作好準備,在心理上產生強烈的“我要探索”的沖動。)
跟著,我讓學生猜想一下,小數點向右移動或向左移動,小數的大小會引起什么變化呢?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敢猜想,使學生對探究規律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形成了學習的心理高潮。)
接著,出示課題,介紹目標
板書:1:探索并歸納出規律。2:運用規律。
(二)操作感知,探究規律
(設計說明:這一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是一節課的關鍵環節。為了分散難點,我安排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探導小數點移動,如果位數不夠要補0的方法。
第二層次:動手實踐,移動卡片,探索規律。
第三層次:觀察表格,總結規律。)
第一層次:探導小數點移動,如果位數不夠要補0的方法。
1、 用卡片擺出0.03,將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可以怎樣簡寫?
2、 將0.0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變成什么數?
3、 得出:整數部分前面是0的要省略不寫。小數部分沒有數,可不寫小數點。
4、 將3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點左邊什么都沒有,怎么辦?(添0補足)
5、 將3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是多少?
6、 學生小結:移動小數點時,如果位數不夠,要用“0”來補足,缺幾個位就補幾個0。
(設計意圖:分散難點,讓學生清楚當移動小數點時,位數不夠要補0的方法。)
第二層次:動手實踐,移動卡片,探索規律。
1.請每個學生拿出小數點位置移動的變化情況表,用數字卡片按要求操作,把結果填在相應的表格里。教師建議同位的同學可以互相幫助。要求:每次移動小數點,都要從第一個式子開始。
小數點移動的位置0.004米4 毫米向右移動一位0.04 米 40 毫米向右移動兩位0.4 米 400 毫米向右移動三位4 米 4000 毫米
2、 提問抽查,糾正評價。(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每人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發現變化規律)第三層次:觀察表格,總結規律。
1、 請學生觀察表格,小組討論一下。(討論題)。從上往下觀察,小數點怎樣移動,小數大小怎樣變化?
2、 同學匯報一下,(邊匯報,邊演示軟件)
3、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觀察出來的。(如果有學生從小數表示的意義方面去想,教師應給予鼓勵。)
4、 讓學生猜想,如果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會怎樣變化呢?
5、 教學課件演示,驗證猜想。
6、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7、 看書96頁,請大家一起宣讀由他們自己發現并歸納的規律。
(設計意圖:在學生充分進行操作,觀察、比較、探索的基礎上,概括出規律。教師有目的地進行引導、提問,把“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與“小數大小的變化”聯系起來,學生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在緊張愉快的教學中,突破了這節課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