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全冊 2
小結:在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者減去相同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4.教學教科書第56頁的第三幅圖。
(1)根據圖,請用自己的話描述?(一瓶墨水的重量等于兩個鉛筆盒的重量。)
你能用算式表示嗎?(用a表示一瓶墨水的重量,用b表示一個鉛筆盒的重量a=2b)
(2)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上1瓶墨水,右邊放上2個鉛筆盒,天平還平衡嗎?
提問:左邊一瓶墨水,再放上一瓶墨水,這說明什么?(左邊的重量擴大2倍。)
右邊原有2個鉛筆盒,再放上2個鉛筆盒,說明什么?(右邊的重量擴大2倍。)
第一個天平,你能用上字母等式表示嗎? a×2=2b×2
天平兩邊加上的東西不同,數量也不同,為什么還保持平衡?(因為左右兩邊添上的重量是相同的,所以盡管兩邊加上的東西不同,數量也不同,天平還是繼續保持平衡。)
5.教學教科書第56頁的第四幅圖。
觀察:一個排球和幾個皮球同樣重?(2個排球和6個皮球同樣重。)
你能用一個字母等式表示嗎?(用a表示一個排球的重量,用b表示一個皮球的重量。2a=6b)
如果把兩邊的重量都平均分成2份,你發現什么?用字母等式表示?
2a÷2=6b÷2
a=3b
6.小結:在等式兩邊同時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三.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第三課時:解簡易方程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義,并能進行辨析,并會應用等式的性質解答簡易方程。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和辨析,幫助學生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義。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滲透函數的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方程的解與解方程的含義。
教學難點:會檢驗方程的解。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舉例說明什么是方程。
2. 判斷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 4x=36+17 234÷a>43
x+84 3x+4y=8 48÷a=9×3
二. 新授課
1. 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義。
(1) 理解“方程的解”。
出示天平,并出示方程:100+x=250
提問:x的 值是多少呢?請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討論。
匯報:1. 根據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因為250—100=150,所以x=150
2. 根據數的組成
100+150=250,所以x=150
3. 因為100+x=250=100+150 所以x=150
4. 假如在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減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小結:當x=150時,100+x=250這個方程的左右兩邊會相等,像這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 理解“解方程”。
求出方程中未知數的值,也就是求出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 比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通過對“方程的解”和“解方程”這兩個概念的辨析,來區別這兩個概念的不同。
“方程的解”是 指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它是一個數。
“解方程”是指求未知數的值的計算過程,指的是計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