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全冊 2
(2) 計算下面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
1. 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提問:6cm表示什么?(正方形的邊長6厘米)
教師: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邊長a=6。
c=4a
=4×6
=24
答:正方形的周長為24cm。
注意:字母表示的是一個數,不是一個量,所以在計算時,不能帶單位名稱。把a=6這個數值代入c=4a這個字母公式中去計算,叫做代入法。
2. 計算正方形的面積
s=a2
=6×6
=36
答:正方形的面積是36cm2。
3. 教學面積單位的字母寫法。
二.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46頁的“做一做”的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出字母公式,然后教師講評。
注意:寫長方形周長公式時,要注意數字與字母相乘時,乘號可以省略,數字要寫在字母的前面:c=2(a+b)。
2, 完成教科書第46頁的“做一做”的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講評。講評時,要注意書寫格式,算式中的結果不寫單位名稱,計算時等號對齊。
三.作業
1.課內作業:教科書第49頁練習十的第1~3題。
2.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第二課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的意義,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的方法。
2. 過程與方法:通過歸納的方法,得出代數式的表示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滲透函數的思想。
教學重點:用字母表示常用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運用字母公式和數量關系求值。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用字母公式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2. 把結果相同的式子用線連接起來。
72 2a 7×2 a2
a+a a×a 7×7 7+7
二. 新授課
1. 教學教科書第46頁例題的第(1)小題。
(1) 出示:爸爸比小紅大30歲。
提問: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爸爸和小紅的年齡關系)
思考:小紅1歲時,爸爸幾歲?
小紅2歲時,爸爸幾歲?
小紅3歲時,爸爸幾歲?
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板書。
提問:省略號表示什么?
(2) 上面的每一個式子,只能表示某個爸爸的年齡,能不能用一個式子簡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齡呢?(同桌互相討論。)
小紅的年齡+30歲=爸爸的年齡
提問:在這個式子中,哪個數量是在變化的,哪個數量是不變?(小紅的年齡和爸爸的年齡都是變化的,爸爸和小紅相差的年齡是不變的。)
如果用a表示小紅的年齡,那么爸爸的年齡該怎樣表示?(a+30)
a+30中的a表示什么?30又表示什么?a+30又表示什么?既表示出爸爸和小紅的年齡關系,又表示出爸爸的年齡。
(3) 比較:爸爸的年齡是用文字算式表示方便?還是用字母算式表示方便?
提問:在a+30這個算式里,a可以表示什么數?a能是200嗎?(a可以表示自然數,即1、2、3…….,但a不能為200,因為人的壽命是有限的。)
(4) 當a=11時,爸爸的年齡是多少?
a+30=11+30=41
當a=15時,a=23時,爸爸的年齡應如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