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的性質(二)同課異構
生:除以0好像不行吧?因為0不可以做除數的。
師:是啊,所以我們還得把剛才的結論改一下,誰來說說?
生: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是0的數,所得的結果依然是等式。
師:對,這就是等式的 第2個性質。
……
反思:
以上是我在兩個班級上的兩節相同課題的課。本課時的內容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7頁等式的性質2。是要學生通過學習明白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是0的數,所得的結果依然是等式這個性質。在五( 1 )班上的時候,我是用的案例一,通過天平,讓學生體會到等式的兩邊同時除以或者乘一個數,所得結果依然是等式,再讓學生明白0不能為除數。下課后,我對自己的這節課進行了反思,因為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等式的性質1,等式的兩邊同時加或者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依然是等式。然后,再用得出等式性質1的方法去教學等式的性質2,學生會感覺沒有新鮮感,所以上課的時候積極性不高。怎樣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價值呢?于是,我對教案進行了重新修改,(就是案例2)。在第二次上課的時候,我抓住性質1,讓學生通過性質1來猜想,是否會有性質2,學生一定會想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結果依然是等式,那么,等式的兩邊同時除以或者乘一個數,是否還是等式呢?有了猜想,就要驗證,接著就讓學生去驗證,當學生舉了好多的例子,驗證了自己的猜想的時候,他們會有巨大的滿足感。課堂氣氛比第一堂課活躍多了。因此,對于教學設計,真的應該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