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1
二、自主探究: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1、出示課本16頁網格中的13個圖形。
2、自主探究活動:這些圖形的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先仔細觀觀察、比較,看誰的發現最多多!
3、小組交流:在小組里交流你的發現。
①全班交流,歸納比較圖形面積的方法:各組派代表說說你們組找到了哪些圖形之間的面積大小關系?是怎么知道的?依據同學的回答,歸納學生所使用的比較方法如下:
②板書:
a、數方格的方法;(重點說明這個方法,為今后學習面積公式的推導作好鋪墊。)
b、重疊法;(通過旋轉、平移、翻轉等操作方法,使兩個圖形重疊,再觀察比較出圖形面積的大小)
c、轉化法;(通過割補、拼合轉化為規則的圖形后,再做比較)
三、實踐活動: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1、活動一:課件出示課本17頁1題: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總結了這么多的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那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下列圖形中哪些與圖1的面積一樣?為什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得到的?
(注:重點要引導學生怎樣對圖形進行平移和分割,讓學生體會形狀變化而面積不變的事實,培養學生圖形的轉化思想,為后續運用轉化思想學習面積公式的推導打下基礎。)
2、活動二:出示課本17頁的2題。
(1)師:我們知道圖形形狀可能不一樣,但是面積大小可能一樣的道理,那大家能畫出相同面積但形狀不一樣的圖形嗎?
(2)按題目要求在課本上畫面積是12平方厘米的不同圖形。看誰畫得多。
⑶作業展示。表揚有創意的同學。
(注:重點要引導學生說出為什么面積是12平方厘米,培養學生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形狀可以是不同的辨證思想)
3、活動三:出示課本17頁的3題:
(1)師:我們知道,把一個不規則的圖形給它補上一塊,就可以使它變成規則的圖形,上面的這個圖形應該補幾號圖形呢?為什么?
(2)課件演示。
(注: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把不規則圖形可以補成規則圖形的意識,為今后運用“補”的方法去求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做好鋪墊。)
4、活動四:出示課本17頁的4題:
(1)師:我們知道用不同的圖形可以拼出不同的有意思的圖形來。那4題的兩個圖形可以拼成什么樣的圖形呢?先想想,再動手拼一拼進行驗證。
(2)你還能拼成什么樣的圖形呢?動手試一試。
⑶作業展示,說自己拼成的什么圖形?怎么想的?
(注:要先讓學生想象可以拼成什么樣的圖形?再讓學生動手操作,為運用分割法求組合圖形面積埋下伏筆。)
5、活動五:拼平行四邊形
⑴讓學生拿出七巧板,拼平行四邊形,再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⑵各小組派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注:要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同學間進行交流,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動手和觀察能力,為后續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打好基礎.
四、全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有什么收獲和啟示?
《地毯上的圖形面積》 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材,第18-19的例題及“練一練”。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