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冀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文中講述了一對了不起的父子在生死面前的一個感人故事。課文編寫的意圖是使學生受到父子情的感染,學會愛人,增強做人的責任感。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感受父親對兒子無私而真誠的愛;感悟兒子對父親的信任。
2、從讀中感悟,從讀中體會地震中父與子的偉大。
3、引導學生與主人公進行對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播放制作有關地震的錄相片]。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上課前先觀看一段錄相片,請大家認真看并說一說看過后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正處其中又會怎樣呢?(生談感受)
剛才同學們看到的是大地震的情景,給人的感覺確實是驚心動魄,地震中也會發生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事,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發生在一次大地震中的一對父子身上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這個感人的故事?生:想。(板書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二、想象畫面,引讀悟情
1、自由讀文,要求:
(1)借助字典,結合課文中句子認識本課生字和新詞。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述的是1989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不顧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難救出自己的兒子及同伴的故事,譜寫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頌歌。)
2、讀第十二自然段,引導學生想象。
3、生匯報,指導朗讀。
生:我看到父親滿身都是灰塵,可他什么都不顧了。
生:我看到父親的手指摳破了,手上全是鮮血。
生:父親的眼睛腫了,布滿了血絲,他也沒有停止。
師:同學們說的多感人啊﹗把你們想象到的融入到朗讀中,自己試著練一練。(指名讀,評讀,齊讀)
三、品讀感悟,深入情境
1、默讀課文,要求:
畫出使你深受感動地句子,在小組內交流。
2、學生默讀課文,小組交流學習收獲。
3、除了剛才學習的,文中的哪些描寫還使你感動?
引導學生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7歲兒子的學校。”(這個句子說明父親得知兒子有危險。“沖”字,這個動作體現了這位父親急切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的情況。)
(2)“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父親以為兒子已經死了,他感到極度痛心,體現了他失去兒子的悲痛心情,是去,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親發自心底的痛苦聲,該怎樣讀呢?(絕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讀,評議,齊讀。
(3)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向起!他堅定地站起身來,向那片廢墟走去。”(從這兒可以看出父親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兒子會記住他的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他,所以他堅定地站起身來,并向廢墟走去。那么該怎樣讀這段話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后評議,齊讀)
(4)兒子看到爸爸來救他,自信地告訴爸爸,他曾經對同學說的話:“只要我爸爸活著……,他總會和我在一起,”(可以看出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即使在最危險,最艱險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父親也正是由于那句話——生接(“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