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課件出示:
8小時——旁邊的一處建筑(可能會)在余震中倒塌了
12小時——(也許會有)爆炸聲從不遠處傳來
24小時——一塊石頭(也許)砸到了父親身上
36小時——(還有可能)一個孩子的尸體出現在父親面前
此時他——滿藍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ɑ氐秸n件-鏈接)
引讀
課件強調——教師引導這就是偉大的父親形象——課文通過外貌描寫,讓我們仿佛看到了在廢墟中為了救兒子不顧一切的父親——他是多么了不起。c寫法)
這位父親的形象讓我想起了汶川地震中無數的這樣的畫面。
課外鏈接——汶川地震(圖片)
此刻你心中對這些父親、母親充滿了怎樣的情感?(敬佩、崇敬、愛戴……)
把你的理解,把你情感融入到課文的朗讀中吧。R讀)
(二)感悟兒子的了不起(6分)
父親畢竟是成年人,從年幼的兒子身上同學是不是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不起“呢?讀一讀,你們找到的描寫兒子的語句,說說,從哪里體會到兒子的了不起。
重點引導感悟以下段落:
1、課件出示句子:“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指名讀句子,說體會
阿曼達不僅自己臨危不懼,而且把父親給他的精神力量也傳染給了同伴,同學們想一想,在漆黑的瓦礫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爸爸媽媽,他會想些什么,會和伙伴們說些什么?
是什么讓這個年幼的孩子有如此的勇氣呢?
“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學生讀
現在老師就是埋在廢墟下的阿曼達的同學,此刻我非常害怕,不停的哭泣,如果你是阿曼達,你會怎樣安慰我?
進一步引導:我想我的爸爸媽媽了,他們一定以為我死了?
我已經好久沒有吃東西了,我快餓死了?我再也堅持不住了!
你爸爸真的回來救我們嗎?他是不是也以為我們都死了呢?
師:這句承諾,也同樣給了兒子堅定的信念,同樣讓兒子變得了不起!
你還找到哪些句子?
2、課件出示句子:“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再指名讀,說說讀出了什么?
在漆黑的瓦礫下煎熬了38個小時,大家都已經支撐不住了,早一分出去就會多一份安全,晚一分出去就會多一份危險,生死關頭,阿曼達卻把危險留給了自己,把希望留給了別人,所以,阿曼達真的了不起,齊讀。
三、總結全課。“總會跟我在一起”這是一句飽含愛的承諾啊,父親堅守承諾,兒子堅信承諾,這句愛的誓言成就了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課件出示:無論發生什么,我永遠和你在一起)
師引讀:當父親看到兒子的學校變成廢墟,悲痛欲絕時,是這句話支撐著他——
當父親孤軍奮戰,傷痕累累就要倒下的時候,給他力量,讓他挖了38小時之久的依然是這句話——
當阿曼達饑渴難耐,難以支撐的時候又是這句話給了他希望——
師:讓我們記住這對(讀課題)
讓我們記住,不論發生什么,我永遠和你在一起
讓我們把父子幸福相擁的鏡頭永遠銘記于心(課件出示父子相擁的圖片及最后一段:師生共讀)你能把對課文的理解融匯成一個詞語,為這幅畫面命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