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珍珠鳥 教案
教學內容:語文蘇教版國標本實驗教材第七冊p108~11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里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4個自然段。
3、了解珍珠鳥的外形特點、活動范圍。
(二)過程與方法
1、反復誦讀,自我感悟。
2、以小珍珠鳥的身份進入課文,親身體驗。
3、觀察圖片,加深理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2、理解“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了解珍珠鳥的外形特點、活動范圍。
教學難點:理解“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培養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背景資料:馮驥才,浙江寧波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和畫家。一九四二年生于天津。“文革”期間他飽受磨難,做過工人、業務推銷員、教師等,是“文革”后崛起的“傷痕文學運動”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產生深遠影響。他已出版各種作品集近百種,其中《啊》、《雕花煙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俗世奇人》等均獲全國文學獎,《感謝生活》獲法國“女巫獎”和“青年讀物獎”,并獲瑞士“藍眼鏡蛇獎”。由他的作品《炮打雙燈》改編的同名電影獲“夏威夷電影節”和“西班牙電影節”獎,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種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種譯本四十種。
馮驥才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學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并任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
設計意圖:
孩子的眼睛是最純真的,作為老師應該帶領孩子領略人性最完美的地方。《新課標》上重視語文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要求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珍珠鳥》一課的主題是: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信賴的給予與獲得,正符合我們和諧社會的目標,如果在每一個孩子幼小的心中埋下信賴的種子,就能收獲和諧的學生關系、師生關系,甚至社會關系。但是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信賴”和“美好的境界”是比較陌生的。于是要在反復的朗讀中,鼓勵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積累感悟和思考,以小珍珠鳥的身份走進課文,親身體驗,,通過文字上體會珍珠鳥的活潑可愛與膽子越來越大外,通過假設作者玩弄小鳥的情況,引導學生探究小鳥膽子變大背后的原因逐步理解課文主旨,并舉一反三,發現更多的信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在習作一的時候寫了自己想設立一個節日的作文,我們班上有好些同學寫的是想設立保護動物節,愛鳥節等,我們想問問大家,你們為什么要設立這些節日呢?
2、學生交流。
3、我們懂得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人和鳥兒友好的相處的樂趣。課題叫《珍珠鳥》。
4、讀課題。
5、課前請同學們查找關于珍珠鳥的資料,誰來說說。(珍珠鳥體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點而得名,是一種觀賞鳥,很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