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傳人》案例分析
四拓展延伸
作為一名龍的傳人,你想說些什么?并引導學生課后利用網絡了解更多的關于龍的知識。
【學情預設】通過以上入情入境的學習,學生噴發的情感需要宣泄。
【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想,并寫在留言板上。課后自由瀏覽網站。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積累語言,表達情感。拓寬語文學習途徑,將語文學習向課外拓展延伸。
分析:
1 在教材分析上,雖然課文講了“龍到底是什么”和“為什么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這兩方面內容,但從課文的題目來看,重點應該放在第二方面,因此,在教學第一部分時,我主要讓學生自主閱讀,遇到困難,借助網絡解決。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上,這樣,避免了每段平均使力的缺陷,使之重點突出。
2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許多地方的設計做得更到位。比如,在指導學生理解“龍騰虎躍”時,播放劉翔跨欄的錄像,不但讓學生感受了”龍騰虎躍“所含有的那種生機,更激發了民族自豪感。而且,我把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結合在每段的教學中,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緊扣龍的傳人也是出類拔萃的來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學第五自然段時,又從龍袍、龍椅、太和殿這些龍的精美中感受中華民族千年的文明。如此教學,把情感始終滲透于教學過程中,顯得自然、和諧,又突破了難點。
3 在此設計中,我還讓學生感受到了圍繞中心句把文章寫具體的寫作方法,通過第一與最后一段的前后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文章首尾呼應的寫作特點,這顯然更符合高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及課標要求。
4 語文教學應該讓學生學會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因此,結合本課的學習,我設計了小練筆這一環節,讀寫結合,進一步訓練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