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六單元水教案
教學內容: 學習《浪淘沙》,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生學習的過程:
一、誦讀展示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古詩,還記得嗎?誰能背一背給同學們聽聽?
學生背。(略)
師:學過的詩都記住了,很好。我國古代出了許多詩人,他們寫了很多詩,這些詩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們再來學兩首新詩。(板題)
二、理解詩意
(一)讓學生按要求自學《浪淘沙》。
1.默讀《浪淘沙》。
2.把不懂的字詞劃出來,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3.《浪淘沙》寫的是哪里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樣的?
(二)全班交流
1.讀正確、流利。
師:這首詩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寫的。詩中有兩個生字,請同學們學會這兩個生字后,再試著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生自由讀,指名讀,直到讀流利。
2.理解詩句。
(1)自由讀讀這首詩,看看這首詩是寫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讀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詞:
(2)誰會解釋這些詞?動動腦筋,查查字典,試著理解前兩句意思。
學生根據圖,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3)后兩句詩的意思你們理解嗎?誰能把它的意思畫出來?
(4)誰能說出詩句的意思?
生說詩意,師相機指導。
三、想象悟情
1、欣賞古詩重要的是要進入詩的意境,感悟詩人的感情。(范讀)
2、你們聽后能不能理解詩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詩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樣景觀吟這首詩的?
3、說得好。一天,詩人來到江邊(投影:詩中景色圖),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圖,想想看。
4、隨著音樂提示,詩人站在江岸上,只見海水……這些美麗的圖畫你想象到了嗎?(自由說,指名說)
5、請一位同學上來模仿詩人,把看到的美景說一說。
(指名讀,師相機指導)
6、景色這么美,你看到后會說什么?
(用簡筆畫把學生帶入當時當地的氛圍中,同時用音樂渲染情境。此時,教師用語言加以描述,幫助學生再現當時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情感,也可以用表演進一步體會情境。這樣加深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四、感情朗讀(再讀古詩,加深理解。)
你們說這首詩美嗎?該怎么讀呢?下面我們聽朗讀錄音,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情感。(放配樂詩朗誦)你能不能通過朗讀把詩人的感情表達出來?(生自由讀,指名讀)
這么好的詩應該背下來。大家試著讀讀背背。(生自由讀背,指名背)
五、小小擂臺:(全班交流古詩學習情況)
小詩人風采——背誦這首古詩